月经量少可能由气血不足、肾虚、肝郁气滞、寒凝血瘀、痰湿阻滞等原因引起。
长期劳累或营养不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经色淡红、质稀。治疗以补气养血为主,可选用八珍汤或归脾汤,日常多吃红枣、枸杞、黑芝麻等补血食材,配合艾灸足三里、关元穴。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损伤肾精,常见经量少伴腰膝酸软。推荐左归丸或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食疗可用黑豆核桃粥,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避免熬夜耗伤肾气。
情志不畅致肝疏泄失常,经量少而有血块。柴胡疏肝散可解郁调经,玫瑰花代茶饮能疏肝,按摩太冲穴配合腹式呼吸,保持情绪舒畅尤为重要。
经期受寒导致血行不畅,经色暗黑有凝块。温经汤加减可散寒化瘀,生姜红糖水佐以艾叶泡脚,三阴交穴位贴敷吴茱萸粉,注意小腹保暖。
肥胖或脾虚生湿阻滞胞宫,经质粘稠量少。苍附导痰丸健脾化痰,陈皮薏米粥利湿,每天拍打带脉300次,控制甜腻食物摄入。
月经量少者需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经前一周开始饮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避免生冷刺激食物。长期经量突然减少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疾病,伴有闭经、不孕等情况应及时妇科检查。规律作息配合足浴、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法,多数情况可逐步改善。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