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的食材药材包括人参、黄芪、山药、红枣、枸杞等,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乏力等症状。
人参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的功效。野生人参补气效果最强,适用于大病初愈或元气大伤者;红参经过蒸制后温补效果更佳,适合阳虚体质;生晒参性质平和,适合日常保健。食用方法可切片含服、泡酒或炖汤,每日用量3-9克为宜。阴虚火旺者慎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生黄芪偏重固表利水,蜜炙黄芪补中益气效果更佳。常与当归配伍治疗气血两虚,与防风白术同用改善表虚自汗。现代研究显示其含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力。可煎汤10-30克或代茶饮,但实热证及阴虚阳亢者忌服。
山药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肺肾之气,又可滋肾阴。鲜山药健脾止泻效果显著,适合脾虚泄泻;干山药片多用于煲汤煮粥;麸炒山药更侧重补脾。含黏液蛋白可保护胃黏膜,建议糖尿病患者常食。每日食用量鲜品200-400克,干品15-30克,大便燥结者不宜多食。
红枣甘温质润,补中益气兼能养血安神。新疆大枣含糖量高补气力强;山西稷山板枣适合入药;黑枣补血效果更佳。含环磷酸腺苷能增强肌力,建议每日食用3-10枚,可搭配龙眼肉、枸杞泡茶。湿热体质及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摄入量。
宁夏枸杞为道地药材,既补肝肾之气又明目。鲜枸杞可直接食用;干枸杞宜温水冲泡保留营养;酒制枸杞增强温补之性。含枸杞多糖能抗疲劳,建议每日用量10-15克,可搭配菊花、决明子。外感发热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补气食疗推荐黄芪乌鸡汤、人参糯米粥、山药排骨汤等药膳,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注意辨别气虚类型:肺气虚多见气短声低,宜用黄芪;脾气虚常见食少腹胀,多用党参白术;肾气虚多伴腰膝酸软,可选枸杞杜仲。长期严重气虚需中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大补引发上火。日常可按摩足三里、气海等穴位,艾灸神阙穴也有辅助效果。体质调理需循序渐进,避免骤补骤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