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百科 > 药材大全 > 正文

复方甘草口服液吗

发布时间: 2025-04-30 17:3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复方甘草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镇咳祛痰,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1、成分解析:

复方甘草口服液吗

复方甘草口服液主要含甘草流浸膏、复方樟脑酊等成分。甘草流浸膏具有镇咳祛痰作用,而复方樟脑酊含微量阿片类物质可抑制咳嗽中枢。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血压升高或低钾血症。

2、适应症状:

适用于干咳无痰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感冒后咳嗽、咽喉炎等。对痰多黏稠的支气管炎或肺炎患者需慎用,可能抑制排痰。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使用禁忌:

复方甘草口服液吗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禁用;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易引发心律失常。服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其他中枢抑制剂如安眠药,可能加重嗜睡等副作用。

4、正确用法:

成人每次5-10ml,每日3次,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刺激。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应就诊。使用前摇匀,服用后30分钟内避免饮水以保证药效。

5、替代方案:

痰多者可选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建议使用氯雷他定。中医代茶饮如罗汉果雪梨汤、枇杷叶煎剂对轻症咳嗽也有缓解作用。

复方甘草口服液吗

日常护理需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咳嗽期间可食用银耳百合羹润肺,练习腹式呼吸改善症状。若出现呼吸急促、咯血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肺部疾病。合理用药同时配合穴位按摩,如按压天突穴、肺俞穴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复方甘草口服液为什么被禁用
复方甘草口服液为什么被禁用
复方甘草口服液没有被禁用,被禁用的是复方甘草合剂。因为方甘草合剂含有酒石酸锑钾,容易引发酒石酸锑钾中毒,也容易发展为发展为中毒性肝炎。在中毒的病例中,有部分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不良反应常见有压痛、肝大、食欲减退等;如果发展为中毒性肝炎,容易出现持续性恶心、发热、呕吐,继而出现黄疸...[详细]
发布于 2024-10-14

最新推荐

拿什么打蟑螂最好
蟑螂防治需结合物理扑打、中药驱虫和环境管理,推荐使用艾草、樟脑等天然药材配合清洁措施。1、物理扑打:传统蝇拍或硬质纸张可直接击毙蟑螂,但需注意卫生处理。蟑螂体内携带病原体,击打后需用酒精或84消毒液擦拭接触面。夜间突袭时可配合强光手电筒,蟑...[详细]
2025-05-02 14:59
打蟑螂用什么药效果好
杀灭蟑螂效果好的药物包括化学杀虫剂、天然植物提取物和物理粘捕剂三类。1、化学药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通过破坏蟑螂神经系统起效,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喷洒后形成药膜,蟑螂接触后24小时内死亡。使用时需关闭门窗,喷洒墙角缝隙,人员离场2小时。有...[详细]
2025-05-02 14:58
打蟑螂用什么打最好用
打蟑螂的方法包括使用物理工具、化学药剂、天然驱虫剂、环境管理和专业服务。1、物理工具:使用物理工具是打蟑螂的常见方法,例如使用拖鞋、报纸或苍蝇拍。这些工具简单易得,适合在家中快速处理蟑螂。使用时要确保一次性击打到位,避免蟑螂逃脱。物理工具虽...[详细]
2025-05-02 14:57
灭蟑螂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灭蟑螂最有效的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物理捕捉、环境清洁、天然驱虫剂和专业消杀服务。1、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灭蟑螂的常见手段,包括喷雾剂、粉剂和胶饵。喷雾剂可直接喷洒在蟑螂活动区域,快速杀灭成虫;粉剂可撒在蟑螂常出没的角落,通过接触杀灭;胶饵...[详细]
2025-05-02 14:56
灭蟑螂的最有效的方法
灭蟑螂需综合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和药物消杀,蟑螂繁殖快、适应力强,可通过堵塞缝隙、保持干燥、使用硼酸饵剂等方法根除。1、环境治理:蟑螂偏爱潮湿温暖环境,食物残渣和积水是主要诱因。每日清理厨余垃圾,用密封容器储存食物;修复漏水管道,保持水槽、地...[详细]
2025-05-02 14:54
灭蟑螂最有效的小妙招有哪些
灭蟑螂最有效的小妙招包括使用硼酸、蟑螂药和天然驱虫剂。1、硼酸:硼酸是一种常见的灭蟑螂方法,可直接撒在蟑螂常出没的地方,如厨房角落、下水道口等。蟑螂接触硼酸后会脱水死亡,但对人体相对安全。使用时需避免儿童和宠物接触,确保安全。2、蟑螂药:市...[详细]
2025-05-02 14:53
灭蟑螂最有效的小妙招是什么
灭蟑螂最有效的小妙招包括使用硼酸、肥皂水和诱捕器。1、硼酸法:硼酸是一种天然杀虫剂,能够破坏蟑螂的外骨骼和消化系统。将硼酸与糖或面粉混合,撒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蟑螂食用后会中毒死亡。注意避免宠物和儿童接触。2、肥皂水法:肥皂水能够堵塞蟑螂...[详细]
2025-05-02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