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的治愈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1-3个月综合调理,关键因素包括体质差异、症状轻重、调理方法是否得当。
阳虚体质者代谢较慢,恢复周期可能延长至3-6个月,需配合艾灸关元穴、每日饮用生姜红枣茶;湿热体质者需先清利肝胆,可用茵陈蒿汤加减,疗程缩短为2-4周;儿童患者因生机旺盛,调理2-4周可见效。
轻度腹胀胁痛者服用逍遥丸2周可缓解,配合玫瑰花6克代茶饮;中度伴腹泻者需参苓白术散调理4-8周,加灸足三里;重度消瘦水肿者需归脾汤配合针灸,疗程达3个月以上。
经典方剂柴胡疏肝散需连续服用21天,配合陈皮9克煎水;中成药健脾丸建议饭前服用8周;症状顽固者可尝试醋制香附12克配伍白术,水煎分服30日。
每日晨起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15分钟;戌时19-21时按摩太白、太冲穴各100次;每周刮痧肝俞、脾俞穴2次,连续6周为1疗程。
子时23-1时前入睡保障肝血归经,配合茉莉花精油香薰;每日写情绪日记疏导肝郁;练习六字诀嘘字功36遍,晨昏各1次。
饮食宜选用山药小米粥、陈皮鲫鱼汤等健脾食材,忌食生冷粘腻。运动推荐每日快走6000步配合揉腹功,避免剧烈出汗。情志不畅时可按压耳部肝区反射区,配合甘麦大枣汤代茶。治疗期间每月舌诊复查舌苔变化,若出现齿痕减轻、苔薄白转润则为好转指征。顽固性症状建议配合耳穴贴压肝、脾、皮质下三区,每周更换2次。春季阳气升发时加强疏肝,可增服佛手柑蜜饯10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