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通过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调整作息、心理疏导和膳食调节改善睡眠质量。
心脾两虚型失眠可用归脾汤补益心脾,肝郁化火型适用丹栀逍遥散疏肝泻火,心肾不交型可选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中成药如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液需辨证使用,连续服用不超过两周。
睡前按压神门穴、三阴交各3分钟可宁心安神,推擦涌泉穴至发热能引火归元。配合耳穴贴压心、肾、神门等反射区,每日按压5次效果更佳。按摩宜在21点前完成,避免过度刺激影响入睡。
建立固定起床时间误差不超过1小时,午睡控制在30分钟内。睡前2小时避免蓝光刺激,卧室温度保持18-22℃。晨起后立即接触阳光30分钟可调节褪黑素分泌节律。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刺激控制法要求卧床20分钟未入睡即离床,正念呼吸练习每天15分钟可降低觉醒度。记录睡眠日记帮助识别不良习惯,每周运动3次以上能缓解焦虑性失眠。
晚餐食用小米粥、酸枣仁粥等助眠食材,睡前1小时饮用温牛奶加蜂蜜。避免浓茶、咖啡因饮品,湿热体质慎用桂圆红枣茶。茯苓山药排骨汤、百合银耳羹等药膳每周食用3次为宜。
长期失眠需排查甲亢、更年期等病理因素,配合八段锦、呼吸吐纳等养生功法。忌食辛辣燥热之物,晚餐七分饱,选择荞麦枕配合颈部艾灸。建立"上床即睡"的条件反射,避免过度依赖安眠药物,持续两周无改善应尽早就医。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