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典型体征表现为突发性呛咳、呼吸困难、喘鸣音,严重者可出现面色青紫或窒息,需立即就医处理。
异物进入气管时刺激黏膜引发剧烈呛咳,这是机体清除异物的保护性反射。中医认为肺主宣发肃降,异物阻滞气机导致肺失宣降。急救可采用海姆立克法,成人站位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上腹部快速冲击,婴幼儿则采取头低臀高位拍背法。情况危急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异物阻塞气道导致通气障碍,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三凹征。中医辨证属"肺气闭塞",可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开窍通气。西医处理需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完全阻塞时需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术后可服用宣肺化痰的中药如杏仁、桔梗、枇杷叶煎剂调理。
气流通过狭窄气道产生高调哮鸣音,提示异物未完全阻塞。中医采用"提壶揭盖法"配合拍背,帮助异物排出。可含服通利咽喉的罗汉果或胖大海茶饮缓解症状。医疗处置需进行胸部X线或CT定位,全麻下用硬质支气管镜配合异物钳取出。
严重缺氧时出现口唇紫绀、面色青灰,中医称为"口唇紫绀为血瘀之候"。需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同时准备气管插管。恢复期可用活血化瘀的丹参、川芎配合补气的人参、黄芪调理气血。预防复发应避免进食时说笑,幼儿远离细小玩具。
完全阻塞超过4分钟可致意识丧失,中医急救可用通关散吹鼻或针刺十宣穴放血。现代医学强调黄金抢救时间,需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救援。恢复后可用安宫牛黄丸化痰开窍,配合推拿肺经穴位促进功能恢复。
日常预防气管异物需养成细嚼慢咽习惯,避免边进食边运动。五岁以下儿童禁食坚果、果冻等高危食品,老人进食时保持坐姿。推荐练习"六字诀"中的"呬"字诀锻炼肺气,饮食宜清淡,多食白萝卜、梨子等润肺食材。突发情况保持冷静,掌握基本急救技能至关重要。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