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中医辨证论治需分型施方,常见证型包括湿热型、寒湿型、脾虚型、肝郁脾虚型、肾阳虚型。
湿热蕴结肠道所致,症见腹痛腹泻、粪便黄臭、肛门灼热。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含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或白头翁汤白头翁12克、秦皮9克;亦可使用香连丸木香6克、黄连3克。配合马齿苋30克煎水代茶饮。
寒湿困脾引发,表现为腹痛隐隐、大便清稀、畏寒肢冷。宜用藿香正气散化裁,含藿香12克、紫苏10克、白术10克;或附子理中丸制附子6克、干姜9克;严重者可用四神丸补骨脂12克、肉豆蔻6克。艾灸神阙、关元穴每日20分钟。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多见食后腹胀、大便溏薄。主方参苓白术散,含党参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或补中益气汤黄芪20克、炙甘草6克;久泻可用七味白术散白术15克、山药12克。食疗选山药莲子粥鲜山药100克、莲子30克。
情志不畅克伐脾胃,症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方选痛泻要方,含炒白术15克、白芍12克、陈皮6克;或逍遥散柴胡10克、当归9克;配合玫瑰花6克、佛手9克代茶饮。每日按揉太冲、足三里穴各5分钟。
命门火衰致五更泄泻,伴腰膝酸冷。需用四神丸加味,含补骨脂12克、吴茱萸3克;或真人养脏汤罂粟壳6克、诃子9克;艾灸命门、肾俞穴隔日一次。药膳推荐羊肉炖肉豆蔻羊肉200克、肉豆蔻5克。
肠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急性期可进食焦米粥大米炒黄煮粥。慢性期常食芡实茯苓粥芡实30克、茯苓15克。适度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每日晨起顺时针摩腹100次。便血、持续发热或脱水需及时就医,中药方剂需经执业中医师辨证调整剂量,孕妇及儿童用药需特殊配伍。药茶饮用不宜超过3个月,艾灸后注意防风保暖。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