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缓解痛经可通过调理气血、温经散寒、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方法实现。
痛经多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表现为经期小腹坠胀、经血色暗。推荐饮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1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炖煮,经前3天开始服用。艾灸关元穴脐下3寸每日15分钟,或按摩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以促进气血流通。
寒凝血瘀型痛经常见手脚冰凉、经血夹血块。可用吴茱萸5克、肉桂3克研末敷脐,配合艾叶30克煮水泡脚。日常避免生冷饮食,经期饮用红糖姜茶生姜3片、红糖20克煮沸,能有效温暖胞宫。
情绪压力导致的肝气郁结型痛经,伴随乳房胀痛、经期烦躁。建议服用逍遥丸柴胡、白芍、白术等组成,或玫瑰花5克、陈皮3克代茶饮。推拿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配合腹式呼吸练习,每次10分钟。
血瘀型痛经特点为经血紫暗、痛如针刺。中药可选益母草15克、川芎6克煎服,外敷法用红花油按摩小腹。刮痧选择腰骶部及八髎穴,沿膀胱经走向操作,每周1次改善局部循环。
肾虚型痛经多见经量少、腰膝酸软。食疗推荐黑豆30克、枸杞15克、杜仲10克煲汤,中成药选用左归丸。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配合艾灸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
日常需注意经期保暖腹部,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温和的瑜伽猫式伸展。饮食增加南瓜、红枣、桂圆等补血食材,减少咖啡因摄入。长期痛经或伴随异常出血需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养成记录月经周期的习惯,结合中医体质辨识选择个性化调理方案,经前一周开始预防性干预效果更佳。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
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