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女性中医养生需注重温补驱寒、调节气血、养护脾胃、润燥防燥、平衡作息。
冬季阳气内敛,女性易气血不足,表现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中医推荐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性温补虚。艾灸关元穴、足三里可增强阳气,每日睡前热水泡脚加入艾叶或花椒,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生冷饮食,如冰饮、生鱼片等。
冬季易气血瘀滞,引发痛经、疲劳。可服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调经养血,或饮用玫瑰花枸杞茶疏肝解郁。推拿按摩三阴交、血海穴,每周3次,每次10分钟。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配合深呼吸,改善气机运行。
寒冷易伤脾阳,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晨起空腹咀嚼5粒醋泡黑豆,健脾开胃。山药小米粥加红枣,早晚食用养护胃黏膜。穴位贴敷中脘、神阙穴,选用丁香、砂仁等健脾中药粉。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七分饱。
冬季燥邪伤肺阴,易现皮肤干痒、咽干。雪梨银耳羹加百合润肺,每周3次。桑叶菊花茶清肺热,配合杏仁油按摩面部。室内放置加湿器,湿度保持50%-60%。洗澡水温不超过40℃,浴后涂抹山茶花油锁水。
冬季宜早卧晚起,保证子时23点-1点深度睡眠。午间小憩30分钟养心阳。避免夜间剧烈运动,改为日落前练习太极云手或五禽戏。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听宫调音乐如梅花三弄安神。
冬季饮食宜增苦少咸,多吃黑芝麻、核桃、黑米等黑色食物补肾。晨起饮用生姜红糖水升发阳气,午后吃3颗蒸红枣补脾。运动选择室内瑜伽或慢跑,微微出汗即可。注意颈部、腰腹、脚踝保暖,围巾包裹大椎穴。情绪保持平和,可通过书法、插花疏解压力。出现持续畏寒、月经紊乱需及时就医辨证。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