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外用热敷可通过温经散寒的中药配方缓解症状,常用药材包括艾叶、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
艾叶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功效。将艾叶捣碎或研磨成粗粉,装入棉布袋中微波加热1分钟,温度控制在50℃左右,敷于小腹关元穴或腰骶部,每次20分钟。月经前3天开始使用可改善痛经,配合艾灸效果更佳。皮肤敏感者需垫一层纱布防烫伤。
干姜30克配肉桂15克能增强温阳效力。药材打粉后加黄酒调成糊状,隔水蒸热后摊在油纸上,贴敷神阙穴肚脐处,外用暖宝宝固定保温2小时。适合手脚冰凉、经血色暗者,每周3次。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避免低温烫伤。
吴茱萸20克与花椒10克研末混合,装入双层纱布袋,用白酒浸湿后蒸锅熏蒸10分钟。热敷八髎穴骶骨区域可缓解腰腹冷痛,每日睡前使用,连续7天为一疗程。孕妇及皮肤破损者禁用,敷后出现红疹需停用。
粗盐500克与小茴香50克炒热后装入棉袜,温度以手感微烫为宜。顺时针熨烫下腹部至盐包冷却,通过热传导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适用于经期腹胀、白带清稀量多者,盐可重复使用3次,受潮后需重新炒制。
当归尾、红花、香附、延胡索各等份打粉,用蜂蜜调和成膏状,摊在无纺布贴片上。微波炉中火加热20秒后贴于气海穴,保留4小时。血瘀型宫寒伴经血有块者适用,贴敷后喝红糖姜茶可增强疗效。
日常可多食用桂圆红枣茶、羊肉汤等温补膳食,避免生冷瓜果。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或温灸三阴交穴辅助调理。热敷后2小时内忌碰冷水,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应立即停用并就医。药材选择以道地者为佳,霉变结块者不可使用,夏季使用需减少单次敷贴时间至15分钟以内。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