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推拿按摩 > 正文

按摩哪个部位治疗失眠

发布时间: 2025-05-12 12:4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按摩百会穴、神门穴、三阴交穴可改善失眠,配合足底涌泉穴和安眠穴效果更佳。

1、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中医认为该穴属督脉,能调节阳气、安定神志。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3-5分钟,或配合艾灸10分钟,适合因焦虑、用脑过度导致的失眠。长期按压可缓解头晕、健忘等症状。

按摩哪个部位治疗失眠

2、神门穴:

手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属手少阴心经原穴。睡前用拇指指甲掐按1分钟再揉压2分钟,能清心火、宁心神,对心悸、多梦型失眠尤为有效。可搭配酸枣仁茶饮用增强疗效。

3、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为肝脾肾三经交汇点。每晚用掌根向上推按5分钟,能调和气血,改善更年期或气血不足引发的失眠。孕妇禁用,月经量多者慎用。

按摩哪个部位治疗失眠

4、涌泉穴:

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睡前用拳头轻叩100次或温水泡脚后搓揉,可引火归元,适合手脚心发热、虚烦不眠者。配合肉桂粉敷贴效果更显著。

5、安眠穴:

耳垂后凹陷与发际连线中点,用食指关节按压至微酸胀感保持10秒,重复5次。该穴为经外奇穴,专治入睡困难,与风池穴交替按摩可增强镇静作用。

按摩哪个部位治疗失眠

建议晚餐食用小米粥、百合莲子羹等安神食材,避免浓茶咖啡。白天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睡前用42℃温水泡脚15分钟。长期失眠伴心慌、头痛需就医排查甲亢或焦虑症,按摩需配合规律作息,保持卧室黑暗安静,床垫硬度适中。持续性失眠可尝试药枕合欢皮、夜交藤填充或中药足浴包磁石、丹参、五味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失眠多梦按摩部位
失眠多梦按摩部位
现在很多人患有失眠、多梦,心烦等症状,晚上难以入眠、睡眠质量不佳,白天没有精神,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症状呢,可以通过经常按摩一些穴位,达到气血通畅,从而摆脱失眠、多梦的现象。那么失眠多梦应按摩的穴位有哪些呢?1、百会穴主治:头痛、头重脚轻、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2、三...[详细]
发布于 2016-01-20

最新推荐

鹿茸和什么泡酒壮阳
鹿茸和什么泡酒壮阳
鹿茸泡酒壮阳可配伍枸杞子、淫羊藿、肉苁蓉等药材,增强温肾助阳功效。1、枸杞子: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与鹿茸同泡可阴阳双补。鹿茸温补肾阳,枸杞滋养肾阴,两者协同改善肾虚引起的阳痿早泄。取鹿茸片10克、枸杞子30克,浸泡于50度白酒500毫...[详细]
2025-05-12 08:32
小腹坚持艾灸一个月会瘦吗
小腹坚持艾灸一个月会瘦吗
小腹坚持艾灸一个月可能辅助减脂,但需结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效果因人而异,单纯艾灸无法直接分解脂肪。1、代谢调节:艾灸通过刺激神阙、关元等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基础代谢率。临床常用隔姜灸或温灸盒每日20分钟,配合足三里穴位...[详细]
2025-05-12 08:28
肚子大艾灸有用吗?
肚子大艾灸有用吗?
肚子大通过艾灸调理有效,主要针对脾胃虚寒、湿浊内阻、气血瘀滞、代谢失调、阳气不足五种情况。1、脾胃虚寒:长期饮食生冷或先天体质导致脾胃运化无力,脂肪易堆积腹部。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等穴位,每周3次,每次15分钟,配合生姜切片隔姜灸效果更佳...[详细]
2025-05-12 08:08
拔罐是伤肾还是补肾
拔罐是伤肾还是补肾
拔罐对肾脏的影响取决于操作方法和体质差异,正确操作可辅助调理肾气,不当操作可能耗伤气血。1、理论依据:中医认为拔罐通过刺激经络影响脏腑功能。肾为先天之本,适度拔罐肾俞、命门等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温补肾阳。但过度拔罐或选穴不当,可能造...[详细]
2025-05-12 07:53
新手拔罐怎么样吸紧
新手拔罐怎么样吸紧
新手拔罐吸紧的关键在于掌握罐体吸附技巧、皮肤状态评估、操作手法、留罐时间控制和常见问题处理。1、罐体选择:玻璃罐吸附力强但需明火排气,适合有经验者;硅胶罐通过挤压排气更安全,适合新手操作。真空拔罐器通过抽气泵调节负压,可精准控制吸附力度。竹...[详细]
2025-05-12 07:35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变聪明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变聪明
按摩特定穴位可辅助提升脑力,重点刺激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神庭穴、内关穴。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中医认为此穴为诸阳之会,刺激可改善脑部气血循环。用指腹顺时针轻揉3-5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佳。现代研究显示该区域按...[详细]
2025-05-12 07:04
治崩漏止血最好中药
治崩漏止血最好中药
崩漏止血效果显著的中药包括三七、仙鹤草、地榆炭等,具有收敛止血、凉血化瘀功效。1、三七:三七含三七皂苷和止血活性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治疗崩漏可研磨冲服,每日3克分两次温水送服;或配伍当归、阿胶煎汤,适用于血瘀型崩漏。出血量...[详细]
2025-05-10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