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增强体质,对慢性病、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心理障碍有辅助治疗作用。
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临床观察显示,坚持练习3个月可使空腹血糖下降0.8-1.2mmol/L。配合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效果更佳。
云手、搂膝拗步等动作能增强膝关节稳定性,缓解骨关节炎疼痛。研究证实每周练习5次,6个月后骨密度可提升2.3%。建议搭配艾灸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采用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练习效果显著。
太极拳的意念引导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单腿站立时间平均延长12秒。推荐杨氏太极拳的"如封似闭"动作,配合百会穴按摩每日3次,每次5分钟。
腹式呼吸配合动作能降低心率5-10次/分钟,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吴氏太极拳的"海底针"动作对调节心律效果突出,建议晨间练习配合丹参茶饮用。
太极拳的冥想成分能提升γ-氨基丁酸水平,缓解焦虑抑郁症状。练习时配合太溪穴按压,24式简化太极拳的"收势"动作对稳定情绪效果最佳。
太极拳练习宜选宽松棉麻服装,避免过饱或空腹状态。晨起可配合饮用黄芪枸杞茶,晚间练习后以桂枝汤足浴。体质虚弱者应从8-10分钟短时练习开始,逐步增加至30分钟。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低架式动作,腰椎间盘突出者需谨慎进行转身动作。建议选择平整草地练习,配合五禽戏中的熊戏动作增强核心力量,雨季可改练太极桩功保持锻炼连续性。
2014-07-22
2014-07-22
2014-07-22
2014-07-22
2014-07-22
2014-07-22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