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多因阳气不足或外感寒邪导致,治疗可选用附子理中丸、良附丸、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配合生姜红糖水、胡椒猪肚汤等食疗方。
附子理中丸温中散寒,适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良附丸专治胃寒气滞,缓解胃脘胀满疼痛;香砂养胃丸适合脾胃虚寒兼气滞者,能暖胃行气。服用前需辨证,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黄芪建中汤补气温阳,含黄芪、桂枝、白芍等;理中汤以干姜、白术为主,温补脾阳;吴茱萸汤散寒止痛,针对胃寒呕吐效果显著。建议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调整剂量。
生姜红糖水每日晨起饮用驱散胃寒;胡椒猪肚汤用白胡椒15克炖煮猪肚,每周两次;肉桂小米粥以肉桂粉3克搭配小米熬制,适合长期调理。避免生冷瓜果、冰镇饮品。
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每次15分钟;隔姜灸将姜片置于神阙穴施灸;腹部热敷用粗盐炒热布包温熨。每日一次,连续一周可改善畏寒症状。
晨起含服一片姜片激发阳气;冬季佩戴暖腹腰带;避免熬夜耗伤脾阳。适度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促进气血运行。
胃寒患者需长期温养脾胃,饮食宜选择羊肉、韭菜、桂圆等温热性食材,配合快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黑便、消瘦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可自制丁香茶公丁香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或按摩内关穴、公孙穴各3分钟辅助缓解不适。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