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疲劳可通过中医调理、科学休息、营养补充、物理疗法及适度运动缓解。
运动疲劳与气血耗损、经络不畅相关。艾灸关元穴、足三里可温补脾肾;饮用黄芪枸杞茶补气益精;推拿膀胱经缓解肌肉紧张。针刺承山穴、委中穴能快速消除下肢酸胀感。
深度睡眠是恢复关键,亥时21-23点入睡助肝血归藏。采用子午觉原则,午间小憩20分钟。睡前热水泡脚加红花、艾叶,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熬夜伤阴加重疲劳。
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蛋白质与碳水,如山药小米粥搭配鸡蛋。多食补气食材如牛肉、鳝鱼;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可收敛耗散之气。药膳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合冬季运动后温补。
刮痧膀胱经或督脉排乳酸,使用牛角板沿肌肉走向操作。拔罐选择肩井穴、肾俞穴,留罐5分钟。冷热交替敷法,先热敷10分钟再冷敷2分钟,循环3次改善局部循环。
疲劳期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每日3组。太极拳云手动作配合呼吸,每次15分钟。五禽戏虎戏增强腰腿力量,每周4次。运动后必做拉伸,重点放松股四头肌与腓肠肌。
运动后饮食宜温软易消化,避免生冷瓜果损伤脾阳。推荐南瓜小米粥佐陈皮,或龙眼红枣糯米粥。每日快走6000步维持基础代谢,配合呼吸吐纳法。睡前按摩涌泉穴100次引火归元,持续1周可见明显改善。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大汗后及时更衣防风寒侵袭,运动间隙可含服人参片含片补气提神。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