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外部环境变化加剧。出汗作为人体适应周围环境进化出的“实用功能”,也随之更活跃,调节体温,平衡体液。
而身体代谢率高导致的生理性多汗、紧张引发的精神性多汗,以及摄入辛辣和咸味食物带来的味觉性多汗也都是常有的情况。
但如果是坐着不动也出汗、躺下睡觉就出汗等异于往常的汗多状况,不妨判断一下是否是肾虚引起的出虚汗情况,必要时要对症调理。
肾虚导致的多汗,在中医中称为“虚汗”,通常与阳虚、阴虚或气血两虚等因素相关。它们的出汗特点及伴随症状也有所不同。
阴虚——夜长汗多
阴虚出汗的特点为“盗汗”,通常表现为睡中出汗,醒后汗止,汗液偏热,常浸湿衣物。
之所以常于夜间出汗,是因为“阴虚 → 阴不制阳 → 虚火内生 → 迫津外泄”。
通俗的讲就是阴虚时,阳气在体内占据上风,津液外泄,形成盗汗。
阴虚在现代生活中也愈加高发,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成了很大的诱因。如果你在夜间盗汗之外,还有神疲口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阴虚症状,理应及时调理,滋补肾阴,必要时可以遵循医嘱,配合服用仲景左归丸。
仲景左归丸起源可追溯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成,由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八种药材组成。
张景岳认为“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所以去掉了六味地黄丸中的泽泻、茯苓、丹皮,加入枸杞子、龟板胶、牛膝来增加滋补肝肾的作用,同时鹿角胶、菟丝子可以补阳益阴,阳中求阴。
这样的配伍更加益肾滋阴、填精补髓,可以改善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等症状。左归丸纯补无泻,适合肾阴虚严重而、精髓亏损的人群。
除了配伍精妙,仲景左归丸选用的药材来自道地产区,坚持仲景宛西制药“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从源头上保证药材的品质。
阳虚——小汗淋漓
与阴虚常夜间出汗不同,阳虚更多表现为白天不自主地出汗,汗液清稀冰凉,稍有活动或受凉容易加重。
中医对此病机解释为“肾阳不足 → 固摄无权 → 津液失守 → 自汗”。
即阳气不足导致体表的肌腠失去防护,津液外泄,阳虚时出的汗常被称为“自汗”或“冷汗”。
畏寒肢冷,尤其腰膝以下冰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晦暗;夜尿频多、小便清长,都是阳虚的典型表现。
针对阳虚,近年兴起的“晒背”即是传统的理疗方式之一,忌生冷寒凉同样是避免夏日阳虚的重要手段。
阳虚患者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仲景右归丸进行调理,仲景右归丸是治疗肾阳虚的经典方剂,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作用。有效改善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精神萎靡等症状。
气血两虚——日夜交替
中医中,气血不能互相化生时,则出现气血两虚,气不摄精,血不养心,而心又主汗液,使得汗液失控。这种情况下,上文提到的自汗与盗汗交替出现。伴随着头晕心悸、面色萎黄、指甲干枯、月经量少。
气血两虚可以尝试经典食疗方——五红汤,红枣+红豆+红皮花生+枸杞+红糖,穴位按摩亦可辅助,足三里健脾益气,血海穴补血活血。
气血两虚的患者也可在医师指导下用中成药仲景生脉饮进行调理。生脉饮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等症状。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