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在中医称为"肝风内动"或"慢惊风",与肝郁化火、脾虚痰阻、肾精不足、风痰上扰、心神失养等因素相关。
长期情绪不畅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生风。表现为频繁眨眼、皱眉等头面部抽动。治疗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刺太冲、行间等穴位。日常可饮用菊花决明子茶疏肝清热。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扰动经络。常见喉中异响、肢体抽动。治法健脾化痰,选用六君子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艾灸中脘、足三里可增强疗效,饮食避免生冷甜腻。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水不涵木致虚风内动。多伴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宜滋肾填精,左归丸配合针灸肾俞、太溪穴。黑芝麻、核桃等食疗有辅助作用。
外感风邪引动内痰,出现突发性全身抽动。应急用止痉散祛风化痰,配合推拿风池、合谷穴。发作期避免声光刺激,保持环境安静。
思虑过度耗伤心血,神不守舍加重症状。表现为抽动伴睡眠障碍。天王补心丹配合耳穴压豆调理,睡前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
中医调理抽动症需配合生活管理。饮食推荐百合莲子粥宁心安神,山药茯苓糕健脾祛湿。适度练习五禽戏"虎戏"疏肝理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家长应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