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身能量可通过调息养神、饮食调理、运动导引、情志调节、环境优化五种方式实现,需长期坚持方能见效。
中医认为呼吸是连接天地之气的桥梁。每日晨起可练习腹式呼吸:鼻吸时腹部隆起,口呼时腹部内收,配合意念引导气沉丹田。静坐冥想时采用"数息法",专注呼吸节奏排除杂念。子时23:00-1:00前入睡有助于肝胆经气机修复,午时11:00-13:00小憩15分钟可补充心阳之气。
选择气性温和的补气食材,如黄芪山药粥可健脾益气,枸杞桂圆茶能补养心肾。五色入五脏,青色蔬菜养肝,黄色食物益脾,黑色食材补肾。避免过度食用生冷瓜果损伤脾阳,烹调时加入生姜、陈皮等辛温佐料可化解食物寒凉之性。
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可疏通经络,太极拳"云手"招式能调和气血。每日晨练时面向东方,配合日出阳气升发之势练习导引术。站桩时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想象头顶百会穴有清气灌入,涌泉穴与地气相接。
根据五行相生理论,怒伤肝可用悲金制怒,过喜伤心可用恐水平喜。练习书法可宁心安神,古琴五音中的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五脏。保持"恬淡虚无"心态,遇事遵循"物来顺应,未来不迎"的处世原则。
居住场所宜背山面水,卧室避免横梁压顶。使用天然材质的棉麻衣物,佩戴和田玉等具有蓄能特性的矿石。春季多踏青采吸草木清气,夏季午时避开烈日暴晒,秋季登高吸纳肃降之气,冬季晒背补充阳气。
能量提升需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时序规律。春季宜食韭菜、香椿等升发之物,夏季可饮菊花、薄荷清暑茶饮,秋季多吃银耳、百合润燥,冬季食用羊肉、核桃温补。日常可按摩足三里、关元等保健穴位,艾灸神阙穴培补元气。保持规律作息,亥时21:00-23:00三焦经当令时入睡最佳。避免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等过劳行为,通过五禽戏模仿动物姿态调节身心。居住环境可摆放绿植净化气场,使用檀香、沉香等天然香品安神定志。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