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服用茯苓建议采用药膳搭配或遵医嘱煎煮,常用方式有茯苓粥、茯苓糕、茯苓饮片代茶、茯苓粉冲调、茯苓配伍汤剂五种形式。
将15克茯苓研粉与粳米同煮,适合脾胃虚弱儿童。中医认为粳米甘平补中,茯苓淡渗利湿,两者配伍可健脾止泻。注意首次食用需减半剂量观察耐受性,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两周。
茯苓粉与山药粉按1:3比例混合蒸制,辅以少量红枣调味。此方出自饮膳正要,对儿童食欲不振效果显著。制作时需将茯苓提前浸泡6小时去除涩味,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配方。
茯苓饮片5克加陈皮3克沸水冲泡,适用于痰湿咳嗽患儿。茯苓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搭配陈皮理气化痰。建议每日饮用不超过200毫升,感冒发热期间暂停使用。
超细茯苓粉3克调入温牛奶,睡前服用助眠安神。现代研究证实茯苓酸具有镇静作用,但乳糖不耐受儿童可改用米汤冲调。3岁以下幼儿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与白术、党参等组成四君子汤加减,需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茯苓在此类方剂中主要发挥利水渗湿功效,治疗小儿遗尿症时常用剂量为6-9克。
儿童使用茯苓需注意体质辨证,脾虚湿盛者适合生茯苓,阴虚火旺者宜用朱茯苓。日常可观察舌苔变化调整用量,舌苔白腻可适当增量,舌红少苔则需减量。建议配合捏脊疗法增强脾胃功能,避免与辛辣刺激食物同食。服用期间出现皮疹或腹泻应立即停用,3岁以下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儿科医师。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