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肌肉拉伤可通过局部冷敷、中药外敷、推拿按摩、针灸疗法、口服活血化瘀药物等方式缓解疼痛。常用药物包括云南白药胶囊、跌打丸、三七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急性期48小时内用冰袋隔毛巾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间隔1-2小时重复操作。慢性期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选用活血止痛膏、消痛贴膏等外用制剂,含川芎、红花等成分可透皮吸收。敷贴前清洁皮肤,每日更换1次。皮肤破损者禁用,过敏体质需做斑贴试验。配合红外线照射效果更佳。
损伤72小时后采用揉捏、推压等手法松解粘连,沿腹直肌走向操作。动作需轻柔缓慢,配合艾叶油或活络油增强渗透。每日1次,每次15分钟,避免暴力加重损伤。
选取中脘、天枢等穴位针刺,配合电针仪疏密波刺激20分钟。能调节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组织修复。每周3次,5次为1疗程。晕针或凝血障碍者慎用。
血府逐瘀胶囊可改善微循环,舒筋活血片缓解肌肉痉挛,需遵医嘱服用。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出现胃部不适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恢复期宜卧硬板床休息,避免弯腰搬重物。饮食多补充蛋白质如鲫鱼汤、鸡蛋羹促进肌肉修复,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活血化瘀。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发热需排除内脏损伤,及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劳动时使用护腰保护。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