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病在中医辨证论治中主要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四种证型,治疗需根据证型选用清热润肠、顺气导滞、益气养血、温阳通便等治法。常见方剂包括麻子仁丸、六磨汤、黄芪汤、济川煎等,配合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可增强疗效。
热秘多因肠胃积热导致,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粪、腹胀腹痛、口干口臭。治疗以清热润肠为主,可选用麻子仁丸加减,含火麻仁、大黄等成分。中成药可选复方芦荟胶囊、通便灵胶囊辅助治疗。日常应避免辛辣燥热食物,适量食用香蕉、蜂蜜等润肠食材。
气秘因肝脾气滞所致,常见排便不畅、肛门坠胀、嗳气频作。六磨汤是代表方剂,含木香、乌药等理气药物。可配合柴胡疏肝散调节气机,中成药如四磨汤口服液也有缓解作用。建议保持情绪舒畅,适当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
气血虚弱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排便无力、面色苍白。黄芪汤以黄芪、当归为主药补益气血,配合五仁丸润肠通便。中成药如芪蓉润肠口服液适合长期调理。饮食可增加山药、红枣等补脾食材,避免过度节食。
冷秘因阳气虚衰引起,特征为腹中冷痛、四肢不温。济川煎含肉苁蓉、牛膝等温阳药物,配合半硫丸效果更佳。艾灸关元、神阙穴有助于温通阳气。冬季需注意腹部保暖,可适量饮用姜枣茶驱寒。
针灸取天枢、大肠俞等穴位调节肠腑功能,耳穴压豆选取便秘点、大肠区。推拿可采用摩腹法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支沟穴点按。刮痧沿背部膀胱经操作可疏通经络。这些方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不当施治。
便秘患者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日晨起空腹饮用温水刺激肠蠕动。饮食增加燕麦、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少动。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消瘦、便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中医调理需坚持1-3个月周期,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节律。
2022-01-29
2022-01-29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