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通过推拿手法缓解症状,常用操作包括松解粘连、舒筋活络、点穴止痛、摇肩松解、搓揉放松等步骤。
以拇指或掌根沿肩关节周围肌肉走向揉按,重点针对三角肌、冈上肌等粘连部位,力度由轻渐重,重复进行5-8分钟。此手法有助于分解纤维化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需避开锁骨及肩胛骨突出部位,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下出血。
用拇指指腹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走向推按,从肩髃穴至曲池穴分段操作,配合拿捏法放松肱二头肌长头腱。推拿时可涂抹少量活血化瘀精油辅助渗透,每次推按10-15遍。该手法能疏通经络气血,缓解肩臂放射性疼痛。
重点按压肩髃、肩贞、天宗等穴位,每穴点按30秒并配合震颤手法。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肩臂挛痛;天宗穴在肩胛冈下窝中央,可缓解肩背僵硬。点穴时以患者出现酸胀感为度,避免暴力按压。
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另一手握其前臂做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环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渐进增加。摇肩时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耐受为限,每次操作3-5分钟。该手法能松解关节囊粘连,恢复肩关节活动度。
最后以掌根搓揉肩部肌肉群,配合抖法放松上肢,结束前轻拍肩周部位。搓揉频率约120次/分钟,持续2-3分钟至皮肤微红发热。此阶段手法宜轻快柔和,促进局部代谢产物排出,消除推拿后的短暂酸胀感。
推拿后建议避免立即接触冷水,可配合热敷促进效果。日常应进行爬墙、甩手等功能锻炼,但急性发作期需减少大幅度活动。若推拿3-5次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夜间痛醒、肩关节明显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颈椎病、肩袖损伤等疾病。
2022-01-25
2022-01-25
2022-01-25
2022-01-25
2022-01-24
2022-01-24
2022-01-24
2022-01-24
2022-01-24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