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浸泡时一般不建议使用热水,具体需根据药材性质决定。多数根茎类、矿物类药材可用温水或热水浸泡,而花叶类、挥发性成分药材宜用冷水或温水浸泡。
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当归等质地坚硬,热水浸泡有助于有效成分溶出。水温控制在60-80摄氏度较为适宜,既能促进成分释放,又不会破坏稳定性成分。矿物类药材如石膏、龙骨等经高温煅制后,热水浸泡可加速溶解。部分需要先煎的药材如附子,也需热水长时间煎煮以降低毒性。
花叶类药材如金银花、薄荷等含有挥发性成分,高温会导致有效物质挥发。此类药材建议用30摄氏度以下冷水浸泡,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果实种子类如五味子、砂仁等遇高温易使鞣质过度溶出,影响药效。动物类药材如地龙、水蛭等蛋白质遇热易变性,同样建议冷水浸泡。
药材浸泡时需注意容器选择,陶瓷或玻璃器皿优于金属制品。浸泡时间根据药材厚度调整,薄片药材30分钟即可,厚块药材可延长至2小时。特殊药材如朱砂、雄黄等矿物药需遵医嘱处理。若对药材处理方法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后再进行操作。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