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放下你手里的无糖可乐 代糖又成为风险存在

发布时间: 2022-09-22 09:1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月7号的国际知名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发表了来自法国巴黎大学流行病学和统计研究中心Charlotte Debras团队的一篇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摄入人工甜味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涉及的人工甜味剂包括了: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钾(即安赛蜜)、三氯蔗糖、环磺酸盐(比如甜蜜素)、糖精、索马甜(俗称甜蛋白)、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二氢查耳酮、甜菊醇糖苷和阿斯巴甜-乙酰磺酸钾盐。我知道这些长得奇奇怪怪的名字会让你们一脸懵,没关系,我也不怎么认识它们。

放下你手里的无糖可乐 代糖又成为风险存在

研究使用的数据基于2009年在法国启动的前瞻性NutriNet-Santé电子队列,这个队列旨在调查评估膳食营养与健康之间的相关性,参与者都是年龄≥18岁的法国成年人。这一次的研究对象共103?388人(平均年龄42.2±14.4岁,79.8%为女性),平均随访时间长达9年。

研究方法蛮繁复的,就不详细搬砖了。涉及了各种详细的个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详细填写的24小时饮食记录、健康情况(个人史、家庭史、用药情况等等)、人体测量数据、生活方式和社会史(出生日期、性别、教育水平、职业、吸烟饮酒情况、子女情况等等)、体力活动、定期的各种化验检查结果(比如放射报告、心电图等)等等。而饮食评估、运动情况、代谢状况等,都有专业的评估量表,由不同专业的专业人士完成。期间发生的死亡情况和疾病代码等,也都有详细的追踪记录。

我们看看研究结果吧:

共有37.1%的参与者食用人工甜味剂,他们的平均摄入量为42.46毫克/天,相当于100毫升0卡糖苏打水的量;

在食用人工甜味剂的参与者中,用量最大的平均为77.62毫克/天,最低的平均7.46毫克/天;

与从不食用人工甜味剂的参与者相比,食用最多的参与者具备以下共同点:往往更年轻,BMI更高,更有可能吸烟,更不爱运动,会通过饮食减肥;他们的膳食总能量摄入更低,酒精、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都更低;而钠盐、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奶制品、无糖0卡饮料的摄入量更大;

放下你手里的无糖可乐 代糖又成为风险存在

在诸多人工甜味剂中,使用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钾(以下统称安赛蜜)、三氯蔗糖。分别占据了所有代糖总量的58%、29%、10%;

在所有使用人工甜味剂的食品中,来自无糖饮料的人工甜味剂占了总量的53%,其次是小包的餐桌甜味剂(30%),以及调味奶制品如奶酪、酸奶等(8%);

人工甜味剂的总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人工甜味剂的总摄入量与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相关性更密切;

具体到排名前三的甜味剂,阿斯巴甜(无糖可乐里用的就是阿斯巴甜)与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安赛蜜和三氯蔗糖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

虽说食用人工甜味剂与不用相比,相关的心血管/脑血管事件的绝对发病人数并没有高得吓人(平均每10万人里的发病人数相差几十人)。但从医学统计学角度,确实是有显著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可乐无糖真的无糖吗
可乐无糖真的无糖吗
无糖可乐确实不含传统意义上的糖分,但可能含有代糖等甜味剂。无糖可乐通常使用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或果糖,这些成分几乎不提供热量,但可能对血糖和肠道菌...[详细]
发布于 2025-06-18

最新推荐

滋阴降火,从容更年:大补阴丸应对阴虚火旺型更年期综合征的多维解析
更年期综合征是每位女性都会经历的生理过渡阶段,大多出现在45-55岁之间。它的根本原因是卵巢功能慢慢衰退,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忽高忽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不仅会让月经周期变得不规律(从周期紊乱到最终停经),还会引发一系列身体和...[详细]
2025-11-14 13:47
更年期调养指南:大补阴丸科学服用全攻略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过渡阶段,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这一阶段的核心生理变化,是卵巢功能渐进性衰退引发的雌激素水平波动下降,进而诱发潮热、出汗、失眠、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在医学上被统一称为“围绝经...[详细]
2025-11-14 13:46
告别单一激素疗法!大补阴丸开启更年期滋阴降火新路径
更年期标志着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重要生理转折。这一阶段以卵巢功能进行性衰退为主要特征,伴随雌激素水平从波动到持续性下降,引发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心理症状为表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产科学》(...[详细]
2025-11-14 13:46
中西医协同治疗儿童性早熟:大补阴丸与西医方案的科学联用策略
儿童性早熟作为儿科内分泌领域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对儿童身心发育均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指导下,大补阴丸(浓缩丸)与西医治疗方案的协同应用,为性早熟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发病机制...[详细]
2025-11-14 13:45
大补阴丸:更年期女性提升生活品质的中成药优选方案
更年期作为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特殊生理阶段,体内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会引发一系列身心不适,其中性生活质量下降常因隐私性被忽视,却与潮热盗汗、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共同构成影响生活质量的核心问题。传统中药大补阴丸(浓缩丸...[详细]
2025-11-14 13:44
孩子早发育家长别慌,大补阴丸助力科学调理
儿童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是儿科内分泌领域的重要健康问题,其中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作为部分性性早熟的典型表现,正日益受到临床关注。这类发育异常在中医辨证中多归属于"阴虚火旺"证范畴,通过中医药干预往往能取得...[详细]
2025-11-14 13:43
更年期心烦难寐困扰多?揭秘大补阴丸的安神之道与调养妙用
更年期综合征作为女性生殖衰老过程中的重要生理转折点,其神经精神症状表现尤为突出。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八成更年期女性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多数伴有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一症状群与卵巢功能衰退引发的神经...[详细]
2025-11-14 13: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