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诊疗 > 正文

秋季护胃 试试中医按摩疗法

发布时间: 2011-10-31 11:13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立秋以后,人们的食欲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食暴饮加重了胃肠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另外,秋天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腹部着凉,发生腹泻。而且,如果胃没有养好,一些有胃病的人还会导致胃病加重。

中脘穴中脘穴是中医内科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指压时应采用仰卧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天枢穴此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左右三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欲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按压该穴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还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摩腹采用坐位或卧位,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然后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以上这些方法,每日进行2~3次,并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详情可登录中医内科专题http://tcms.fh21.com.cn/zyzl/zynk/。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秋季时节我们该如何养胃护胃 中医秋季养胃四妙方保胃健康
秋季时节我们该如何养胃护胃 中医秋季养胃四妙方保胃健康
生活节奏紧张,很多的人不注意日常的饮食,结果导致了胃病的高发。寒冷的秋季,胃病会发作或者复发,那么秋季时节我们该如何养胃护胃呢?对于胃病的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秋季养胃妙方。1、注意保暖肠胃喜暖恶冷,暖散而冷凝,凝则伤胃。入冬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特别是本身患有...[详细]
发布于 2022-02-24

最新推荐

桑葚茶又叫短命茶
桑葚茶又叫短命茶
桑葚茶并不是真正的“短命茶”,而是被误解后传出的谣言。实际上,桑葚茶富含丰富的营养,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肝等功效,但像任何食品一样,过度饮用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饮用桑葚茶需要科学合理,避免因为错误信息而排斥其潜在的健康价值。1为什么桑葚...[详细]
2025-04-06 08:31
吃木耳对肾有什么好处
吃木耳对肾有什么好处
吃木耳对肾脏有多重好处,主要体现在补肾益气、滋阴润燥、促进排毒等方面。木耳富含膳食纤维、铁、维生素K等营养成分,能够帮助改善肾功能,预防肾脏疾病。1、补肾益气。中医认为,木耳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气充足有助于...[详细]
2025-04-06 07:45
补肾吃中药效果最好
补肾吃中药效果最好
补肾吃中药效果显著,中药通过调理肾脏功能,改善肾虚症状。肾虚常见原因包括先天不足、过度劳累、饮食不当、久病体虚等。中药补肾方法多样,包括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1、肾虚的原因先天不足是肾虚的常见原因,部分人出生时肾脏功能较弱,随着年龄增长...[详细]
2025-04-05 22:35
美白淡斑的中药材
美白淡斑的中药材
美白淡斑可以通过多种中药材实现,如珍珠粉、白芍和白茯苓,这些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调节气血、润泽皮肤、淡化色斑的作用,可内服或外用,但具体使用方法和剂量需结合个人体质以及专业医师的指导。除了药材,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及良好的防晒也十分关键。1...[详细]
2025-04-05 22:34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秘方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秘方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中医通过调理肾气、补益气血、强筋健骨等方法进行治疗,常用中药包括骨碎补、杜仲、熟地黄等,配合饮食和运动调理可有效改善症状。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2....[详细]
2025-04-05 22:12
老寒腿用艾灸一个疗程用多少天
老寒腿用艾灸一个疗程用多少天
老寒腿使用艾灸治疗的一个疗程通常为7至10天,具体天数需根据个人病情和体质调整。艾灸通过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老寒腿的疼痛和不适。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艾灸的时间和频率,并结合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以达到最佳效果。老寒腿是一种常见的...[详细]
2025-04-05 21:59
女人身体体寒如何调理好
女人身体体寒如何调理好
女人身体体寒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改善,常见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体寒多与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需从多方面入手。1、饮食调理体寒的女性应多摄入温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羊肉等,避免生冷寒凉食物。生姜红糖水是...[详细]
2025-04-05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