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针灸主要选取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阿是穴及合谷穴等穴位。针灸治疗通过刺激局部穴位疏通经络气血,缓解肩关节粘连和疼痛症状。
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针刺该穴位可缓解肩关节前侧疼痛及活动受限,尤其对抬臂困难效果显著。临床常配合艾灸增强温经散寒作用。
在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肩关节后侧疼痛和夜间痛,针刺时多采用斜刺法向关节腔方向进针,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外旋功能障碍。
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属手太阳小肠经。针对肩胛区放射性疼痛及手臂后伸受限有特效,常与天宗穴配伍使用,促进局部气血循环。
即肩周明显压痛点,属"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通过针刺激痛点可快速松解肌肉痉挛,现代研究显示其能降低局部炎症因子水平。
手背第1、2掌骨间凹陷处,为远端取穴代表。中医理论认为"面口合谷收",该穴虽非肩部穴位,但通过经络传导可起到远端镇痛效果。
针灸治疗期间建议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钟摆练习等循序渐进恢复活动度。饮食宜温补肝肾,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羊肉等食材。避免提重物及受凉,睡眠时注意肩部保暖。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
202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