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中医妇科经期指导让女人更好

发布时间: 2011-11-10 09:0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最烦恼的腰痛、乳房胀痛、水肿、腹痛……中医都能一一摆平。

中医妇科认为,经期不适主要是内外交困——郁怒忧思、过食辛辣寒凉食物、经期受寒湿等原因,致使体内脏腑功能失职、损伤了经脉中的“冲、任”二脉而成。因此,中医对症给予适当的调理便可以逐一缓解,帮你轻松度过佳期。

经期不适No.1:腰痛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现象,这多是因为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当时感觉腰部如绳缠一样又紧又痛,到了后期逐渐减轻。

调理方法1:热敷

仰卧,以热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

调理方法2:按摩

1.掌压腰骶部:俯卧,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次,摩至局部温热为止,但掌心仍需贴在腰部3分钟。做时动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识的引导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

3.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揉1分钟。

提示:经期不要用力捶打腰背,腰背部受捶打后,会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厉害。

日常护理:

1.避寒湿,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春寒湿季节,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尽量避免淋雨受寒,或睡在通风处。

2.久坐、久站工作的女性,要适当活动一下腰部,使腰肌解除紧张,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3.避免过多食用生冷寒湿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饮冰冻的饮料,对于性寒的水果,例如西瓜,不宜一次吃太多。

调理小偏方:益母草煮蛋

益母草30克、鸡蛋2只,加水适量同煲。蛋熟后去壳,再煲20分钟,吃蛋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此方用于经前后腰部疼痛。

经期不适No.2:腹痛

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如果精血素来亏虚,就会导致妇科器官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以及坠痛和冷痛现象,随着月经结束会自然消失。

调理方法1:健腹操

1.仰卧,双膝稍屈起,做腹式呼吸2次。每天坚持2~3次。

2.仰卧,左右两腿轮流提腿、屈膝2次,屈膝时膝盖尽量接触到下颌,每天做3次。

3.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每天坚持6次。

4.直立,脚跟提起,再放下。脚跟提起时如穿高跟鞋一样,脚跟放下时如穿平底鞋一样,每天做6次。

提示:以上活动对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经期小腹疼痛有帮助。

调理方法2:局部按摩

先把两手掌心搓热贴于小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揉摩。然后,双手掌心分别放在两侧肋部,向小腹方向斜擦。两手掌根移动到腰部,用力做上下擦动。以上三处各揉动一分钟,以感到局部酸胀、有温热感为佳。

提示:这种按摩可起到温中散寒、调和气血、解痉止痛的作用。

调理方法3:热敷

取中药白芷 15克、香附 1克、当归 2克、红花 1克,切碎后加醋 1毫升拌匀,文火炒热后用布包好,放在下腹部热敷。

提示:此方用于月经来潮前 1~3天 ,每日热敷 2~4次 ,直至月经完毕 ,下次仍以此法外敷 ,1~3个月经周期后可以见效。

调理小偏方:茴香酒

取小茴香、青皮各15克洗净,在250克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饮15~30克,每日2次,如果不能喝酒,可用醋代替。可以疏肝理气,对经期提前、小腹胀痛等症有缓解作用。

经期不适No.3:牙痛

一般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开始出现,多因为肝火旺盛所致,疼痛呈一次性发作,遇冷热刺激时疼痛加重,有的还伴有牙龈充血、肿胀等症状。

调理方法1:足部按摩

1.上下颚:反射区在双脚脚背大拇趾关节处,关节上方是上颚,下方是下颚。按摩时由外侧往内侧扣按。

2.上身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内侧,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时有凹陷的感觉。从外侧往内侧方向推按。

日常护理:

1.用温水刷牙、漱口。日常刷牙、漱口用水的温度应接近似体温。

2.日常饮食的温度不要太高, 不宜常吃坚硬、干硬、粗糙及生冷食物,同时避免吃辛辣的食物。

3.平时多使用含氟牙膏。宜用柔软的牙刷。

详情可登录中医妇科专题http://tcms.fh21.com.cn/zyzl/zyfk/。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医妇科:怎么吃出经期前后的健康
中医妇科:怎么吃出经期前后的健康
经期各种如影随形的疼痛,以及烦躁不安、皮肤状况变差等问题,让许多女性烦恼不已。其实经期前后适当的食疗,可以吃出健康来。经前忌咸食咸食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在月经来前,孕激素增多,易出现水肿、头痛等现象。月经前烦躁不安、便秘、腰痛者,宜大量摄食促进肠蠕动的食物,如生青菜、豆...[详细]
发布于 2011-12-06

最新推荐

11岁女孩爱发脾气是什么原因
11岁女孩爱发脾气可能与激素变化、心理压力、家庭环境、学业负担、社交困扰等因素有关。1、激素变化:青春期初期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引发情绪不稳。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主要病机,可尝试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如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按压太冲穴、合谷穴每日3次...[详细]
2025-05-16 16:59
孩子脾气大爱哭缺什么
孩子脾气大爱哭缺什么
孩子脾气大爱哭可能与缺锌、缺钙、缺铁、缺维生素B族、肝火旺盛有关。1、缺锌:锌元素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缺乏时易导致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可检测血清锌浓度,食补选择牡蛎、瘦肉、南瓜籽,必要时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日剂...[详细]
2025-05-16 16:58
十二岁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十二岁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十二岁孩子脾气暴躁易怒可能与青春期激素变化、心理压力、家庭环境、睡眠不足、营养失衡等因素相关,可通过情绪疏导、家庭沟通、作息调整、饮食调理、中医干预等方法改善。1、激素变化:青春期激素水平波动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易...[详细]
2025-05-16 16:58
爱出虚汗的男人什么原因
男性爱出虚汗可能与气虚不固、阴虚火旺、湿热内蕴、阳虚不摄、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1、气虚不固:长期劳累或久病耗气导致卫阳不固,腠理开泄异常。表现为白天自汗、活动后加重,伴气短乏力。可服用玉屏风散补气固表,黄芪炖鸡食疗,艾灸足三里穴培补元气。2...[详细]
2025-05-16 16:56
身体出虚汗吃什么药
身体出虚汗吃什么药
身体出虚汗多由气虚、阴虚、阳虚、湿热或营卫不和导致,调理可选用玉屏风散、生脉饮、桂枝汤等中成药,配合黄芪、浮小麦等食疗。1、气虚调理:气虚型虚汗表现为动则汗出、易疲劳,多因肺脾气虚所致。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可益气固表,适合表虚不固者;补...[详细]
2025-05-16 16:55
产后体质调理有必要吗
产后体质调理有必要吗
产后体质调理非常必要,气血亏虚、经络瘀滞、脏腑失调、情绪波动、免疫力下降是常见问题。1、气血亏虚:分娩消耗大量气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中医推荐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等方剂调理,配合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促进气血生成。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粥、...[详细]
2025-05-16 16:54
男性出虚汗怎么回事
男性出虚汗多由气虚不固、阴虚火旺、湿热内蕴、情志失调或慢性疾病耗损所致,调理需辨证施治。1、气虚不固:长期劳累或久病耗气导致卫阳不固,表现为自汗、动则加重。黄芪30克煎水代茶饮可补气固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每日1剂水煎服,艾灸关元穴、...[详细]
2025-05-16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