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按摩见效较快的部位主要有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缓解局部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产生酸胀感后持续揉按。该穴位能疏通肩部经络气血,对肩关节前侧疼痛、抬举受限效果显著。配合艾灸可增强温经散寒作用。
肩髎穴在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以拇指与食指捏拿穴位周围肌肉进行弹拨式按摩,可缓解肩后部放射性疼痛。此穴尤其适合夜间痛甚者,常与肩髃穴配伍使用。
肩贞穴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属手太阳小肠经。按摩时需将患者手臂内收,用掌根沿腋后线向上推揉。该穴主治肩臂后侧疼痛及旋转功能障碍,对梳头、系扣等动作困难有明显改善。
天宗穴在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可用肘尖或按摩棒深压穴位并做环形揉动,能有效松解肩胛区肌肉粘连。此穴特别适合长期伏案工作引发的肩周炎。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虽然不在肩部,但通过远端取穴原理,用拇指掐按此穴可引气下行,缓解肩部牵涉痛。常作为辅助配穴使用。
肩周炎患者按摩时应注意力度由轻到重,避免暴力推拿造成二次损伤。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每次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配合热敷或中药熏洗能增强疗效。急性发作期红肿热痛明显者不宜按摩,应优先冷敷并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加入爬墙练习、钟摆运动等康复训练,饮食宜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蹄、牛筋等食物,忌生冷寒凉之品。若症状持续未缓解,建议及时到针灸推拿科或骨伤科就诊。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