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针刺疗法 > 正文

针灸祛眼袋应该扎哪里

发布时间: 2025-06-26 05: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针灸祛眼袋通常选取眼周局部穴位配合远端取穴,常用穴位有攒竹、太阳、四白、承泣、足三里等。眼袋形成多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局部循环不畅有关,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调节气血运行,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针灸祛眼袋应该扎哪里

1、攒竹穴

位于眉头凹陷处,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该穴位能改善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轮匝肌紧张,对因用眼过度导致的暂时性眼袋水肿有缓解作用。操作时采用平刺法向印堂方向进针,深度约0.3-0.5寸,配合轻柔捻转手法。

2、太阳穴

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一寸凹陷处。此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明目功效,可改善眼周淋巴回流障碍。针刺时斜刺0.5-0.8寸,避免大幅度提插,适用于伴随头痛的眼袋症状。

3、四白穴

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属足阳明胃经。该穴位直接作用于眶下神经和血管,能增强眼周组织代谢功能。垂直进针0.3-0.5寸,得气后行小幅度补法,对脾胃虚弱型眼袋效果显著。

针灸祛眼袋应该扎哪里

4、承泣穴

目正视时瞳孔直下眶下缘处,为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穴。针刺可调节眼睑肌张力,改善静脉回流,操作时左手固定眼球,右手持针沿眶缘缓慢直刺0.3寸。

5、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属强壮要穴。通过远端取穴调理脾胃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水湿运化,辅助消除眼袋。直刺1-1.5寸,配合温针灸法效果更佳。

针灸祛眼袋应该扎哪里

针灸治疗眼袋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穴,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睡前大量饮水,可配合眼部穴位按摩促进效果。顽固性眼袋需排查肾脏或内分泌疾病,必要时结合激光等综合治疗。日常可饮用茯苓薏米粥健脾利湿,用菊花枸杞茶熏蒸眼部改善循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眼袋针灸扎什么地方
眼袋针灸扎什么地方
眼袋针灸主要选取眼周及下肢特定穴位,常用穴位有攒竹、太阳、四白、足三里、三阴交。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局部循环,缓解眼袋问题。1、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凹陷处,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攒竹能疏通眼部气血,减轻眼睑浮肿。操作时需斜刺0.3-0.5寸,配合轻柔捻转手法。该穴位对...[详细]
发布于 2025-06-02

最新推荐

什么药酒女人喝最好
什么药酒女人喝最好
女性适合饮用的药酒主要有当归酒、阿胶酒、枸杞酒、玫瑰酒、四物酒等,需根据体质和需求选择。药酒具有温经散寒、补血养颜等功效,但需注意适量饮用并避开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一、当归酒...[详细]
2025-10-10 08:00
减缓感冒症状的按摩方法
减缓感冒症状的按摩方法
减缓感冒症状可通过按摩风池穴、合谷穴、迎香穴、太阳穴、大椎穴等穴位缓解。感冒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按摩能疏通经络、缓解不适。1、风池穴风池穴位于...[详细]
2025-10-10 07:24
立春这天艾灸好不好
立春这天艾灸好不好
立春这天艾灸通常是有益的,有助于顺应节气养生,但需根据体质和具体症状调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阳气初生。此时艾灸可借助自然界升发的阳气,增强人体气血运行,特别适合调理冬...[详细]
2025-10-10 05:36
腰部抬重物用力过猛以后一直腰疼
腰部抬重物用力过猛以后一直腰疼
腰部抬重物用力过猛后持续疼痛可能与急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小关节紊乱有关。建议卧床休息并局部热敷,若疼痛未缓解需及时就医。急性腰肌劳损多因突然外力导致肌肉或韧带拉伤,表...[详细]
2025-10-10 05:00
什么药酒能壮阳延长
什么药酒能壮阳延长
具有壮阳和延长功效的药酒主要有鹿茸酒、海马酒、肉苁蓉酒、锁阳酒和枸杞酒等。这些药酒通过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的作用改善男性功能,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滥用。一、鹿茸酒...[详细]
2025-10-09 15:06
减后背赘肉的最有效运动
减后背赘肉的最有效运动
减后背赘肉可通过俯身划船、引体向上、游泳、平板支撑、瑜伽等运动实现。这些运动能针对性强化背部肌肉群,促进脂肪代谢。1、俯身划船俯身划船主要锻炼背阔肌和斜方肌。动作要领为双腿微屈...[详细]
2025-10-09 14:28
立春时节的养生和艾灸
立春时节的养生和艾灸
立春时节养生可结合艾灸调理阳气,有助于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此时人体阳气初升,通过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能温通经络,配合饮食起居调整可达到防病保健效果。...[详细]
2025-10-09 12:3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