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针灸治疗常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丘等穴位。这些穴位通过调节脾胃功能、疏通经络气血缓解疼痛,具体选穴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属任脉,为胃之募穴。针灸此穴能直接作用于胃腑,具有和胃降逆、消食导滞的功效,尤其适合寒邪犯胃或饮食停滞引起的胃痛。操作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可配合艾灸增强温中散寒效果。
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该穴为强壮要穴,针灸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型胃痛效果显著。临床常采用补法或温针灸,可改善胃动力不足、食欲不振等伴随症状。
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属手厥阴心包经,通于阴维脉。针刺此穴能宽胸理气、和胃止痛,特别适用于肝气犯胃导致的胃脘胀痛。常与太冲穴配伍使用,通过疏肝解郁缓解因情绪波动加重的胃痛。
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为脾经络穴。针灸该穴可健脾和胃、调和气血,主治脾胃虚弱型隐痛。与章门穴相配能增强运化功能,改善餐后腹胀、大便溏薄等脾虚症状。
梁丘在髌骨外上缘上2寸,属足阳明胃经郄穴。针刺此穴擅长缓急止痛,对急性胃痉挛疼痛见效快。多采用泻法刺激,能迅速解除平滑肌痉挛,常作为应急止痛要穴使用。
胃痛患者针灸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护,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七分饱。可配合山药粥、生姜红糖水等温中食疗,适度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情志不畅者建议通过冥想、呼吸训练疏解压力,严重持续疼痛或伴呕血黑便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