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药界动态 > 正文

新药典即将出台,中药企业难了

发布时间: 2020-03-23 13:30 来源:赛柏蓝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版药典即将出台,中药企业将面临一系列难题药企投机取巧将成历史

以蒲公英为例,这味药材在2015版药典中,是以检测“咖啡酸”成分含量为主要对象。咖啡酸达到药典标准0.020%。就被判为“合格”,达不到既判为“不合格”。蒲公英产区较广,一般产在甘肃陇南地区的蒲公英药材“咖啡酸”含量就很高,达到药典标准没有问题。而山陕二省、河南、湖北等产地的蒲公英,咖啡酸含量就稍低一些,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往往被药厂退货率较高。因此价位上也出现了差别,一般甘肃陇南产的蒲公英市场售价多在14元kg左右,山陕二省、河南、湖北等地产的蒲公英药材市场价格多浮动在7~9元Kg之间。这让山陕二省、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收购、经营商家心理很不平衡。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么多年来,这些产地的收购商贩和市场商家,为了能让自己收购的蒲公英药材达到国家药典标准,苦心钻研,就“研究”出了一个“土经验”。比如把那些收购后晾晒至八、九成干的蒲公英装包堆放一处,靠闷捂发热或经夏过暑存储发酵的办法,以此来提高蒲公英的“咖啡酸”含量,并且效果好。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靠这种办法投机取巧的日子恐怕很快就要结束了。在2019年9月2日,药典委发布了2020版药典相应品种检项“修改征求意见公示稿”,其中上述容易让人投机取巧获得“合格”标准的蒲公英咖啡酸检项,已经被菊苣酸检项取代。当然,如此也并不是说经过此次修改,甘肃陇南产地的蒲公英药材品质依然最佳,山陕二省、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药材今后成分含量仍难合格。而是此次修改的结果,或许对于山陕、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药材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和机遇。在原“咖啡酸”检项桎梏被去除后,如果山陕、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菊苣酸”成分含量亦很高,那么,这些产地的蒲公英药材,或将会和甘肃陇南产地的蒲公英药材一样,从此拿上成分含量完全符合药典的“通行证”,不再靠“闷捂堆垛发酵”等投机取巧手段过关了。一些道地产地或被摒弃

2018年6月,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探析:中药材道地产地的“消亡”与“被消亡”!》,文中谈到一些中药材品种,虽然生长区域属于被历史公认的传统道地产地,但由于受现行药典检项影响,成分含量出现与药典要求差距甚大,最终被药农弃种,导致这个品种的产地逐渐被摒弃。随着2020版药典的实施,类似情况或将同样会出现。首先,2020版药典意见稿已经拟对544种药材增加农残、重金属检项。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不一,多与药材生长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有关。其次,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都有可能导致生长区域内的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再者,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某些省份土壤含砷量较高。相对而言,这些个省份种植的某些对重金属物质吸收、富集性较强的个别中药材品种含砷量就可能会高。从生产企业采购的角度出发,凡属新药典544个农残、重金属必检的品种,如果该药材道地产地较多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刻意避开该产地。而去转向其它省份道地产地采购这味药材。如此久而久之,这些产地的某些或某个药材品种,便将会因为砷含量较高,无法符合药典标准,而被药农放弃种植并逐步淘汰,甚至这些药材的产地也或将从此消失。当然,相应不乐观的问题不止西南地区,对于矿采、农田农药喷施严重、重工业城市较多废水、废渣排放量超大,水源、空气、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中原地区或北方某些地区来说,如果今后该产地某个对重金属物质吸收、富集性较强的药材品种,属于新药典中规定544种“必检”范围内药材,经检测又重金属超标严重,恐怕这个药材产地也很难再获得生产企业的青睐,同样面临被淘汰风险。药企采购方向改变

笔者认为,随着2020版药典实施,关于农残检项同样影响众多中药生产企业,尤其是改变其原料采购方向。比如像黄柏、杜仲、桂皮、厚朴、秦皮等树皮类药材,以及花叶草类、根茎、种子果实类等品种,这些药材有的生长于田间地头、或直接种植于农田,而有的却是生长于山地、林下、荒坡滩头之地。生长于田间地头,或栽种于农田的药材,因为与庄稼邻近或为伍,经年受农药喷施熏陶,农残超标系数自然增大,药企采购时难免心中惴惴,遇到被新药典纳入544种必检农残、重金属的品种,这种环境生长的药材,自然不能成为药企采购的首选。而生长或种植于山地、林下、滩头荒坡之地的,由于这些地方从来无人喷施农药,甚至连重金属污染源也接触不到,几近于野生或仿野生自然放逐生长,这种来源的药材,往往重金属、农残成分都不会超标,自然会得到药企的追捧和青睐。随着药典标准的逐步完善以及监管层面的趋严,未来最受生产企业欢迎的中药原材料,是那些目前已经步入管理规范的GAP种植基地、农业合作社或相关种植联盟产出的药材。此外,同类品种或相同品种,野生药材将更能被药企优先采选。因为野生药材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农残、重金属污染几率比较小,这类品种今后自然会成为生产企业追捧目标。其实,对于中药材农残、重金属超标现象,已经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注意。2019年10月20日,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第三章第七条“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中亦给出了简明扼要的防控措施,既“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的指导意见。未来,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一定是中药企业必须深入了解并解决的问题,按照即将出台新药典的要求,若这一指标没有达标,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被市场淘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钟南山: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即将出台
钟南山: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即将出台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透露,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即将出台。钟南山院士指出,新版方案有利于在积极防疫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新的防控和诊疗方案有利于不断地逐步放开,可以使得经济的发展能够更顺利地进行。”钟南山院士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如...[详细]
发布于 2022-12-16

最新推荐

院线同源黑科技,揭秘唯施葆Wishpro“1+1+1”磁性波无创促渗技术硬核实力
院线同源黑科技,揭秘唯施葆Wishpro“1+1+1”磁性波无创促渗技术硬核实力
美容行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持续突破,专业院线那些令人惊叹的前沿技术,正逐步打破空间限制,向家庭场景延伸。唯施葆独创的“1+1+1磁性波无创促渗技术”,无疑成为将院线级护肤体验带入家庭的核心支撑。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扒一扒,唯施葆家用美容...[详细]
2025-08-08 10:51
哈尔滨忠山中医看肺磨玻璃结节
哈尔滨忠山中医看肺磨玻璃结节
所谓的肺磨玻璃结节,主要是指在CT肺窗上的淡云雾状结节影,其内可见正常穿行的支气管和血管影,状似磨砂玻璃而得名。其病理学基础是肺泡壁增厚、肺泡腔被细胞、渗出物及组织碎片充填、替换,气体吸收减少导致肺泡塌陷。磨玻璃结节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影像学表...[详细]
2025-08-06 15:58
高温天耳鼻喉“警报”拉响!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高温天耳鼻喉“警报”拉响!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夏日炎炎作死三连:1、空调房反复横跳:屋外烤串屋内速冻,鼻子当场“水土不服”,喷嚏打得像机关枪2、冷饮吨吨吨自由:冰奶茶灌到爽,喉咙秒变“冰镇火腿肠”,肿痛到说不出话3、泳池野泳选手:消毒水混着脏水灌耳朵,掏耳勺一捅变“流脓套餐”,耳道直接...[详细]
2025-08-06 15:55
禹爽院长在中南大MBA毕业典礼发言并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禹爽院长在中南大MBA毕业典礼发言并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2025年7月5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2025年MBA/EMBA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首义校区文汇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海涛教授、党委书记余小朋等校院领导出席典礼,MBA教育中心全体老师、优秀...[详细]
2025-08-06 10:34
哈尔滨附三侯学忠教授:医术精湛护甲乳
哈尔滨附三侯学忠教授:医术精湛护甲乳
在哈尔滨附三中医医院甲状腺科的诊室里,侯学忠教授正通过超声屏幕仔细观察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这位从事甲乳外科临床工作27年的专家,已累计完成近万例微创消融手术,其精准的操作和温和的医风,让无数患者重获健康。患者故事:微创消融技术带来新生原本...[详细]
2025-08-05 17:45
上海无痛胃肠镜医院推荐 上海医博医院无痛胃肠镜检查可视诊疗放心
胃肠镜检查是目前筛查胃肠道疾病(尤其是早癌)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黏膜状态、精准发现微小病变,甚至同步完成活检或微创治疗。但提到胃肠镜,很多人因怕疼嫌麻烦担心环境差而犹豫。今天,就带您走进上海医博肛泰医院内镜中心,看看这里如何用专业与温度,让...[详细]
2025-08-05 16:59
以岭牌怡梦饮料能调节血脂、改善睡眠吗?科学解析为你解惑
以岭牌怡梦饮料能调节血脂、改善睡眠吗?科学解析为你解惑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于各种能够改善身体状况的产品也越发关注。其中,血脂问题困扰着不少人,而市面上一款怡梦植物饮料凭借其“药食同源”的配方和“双功能蓝帽认证”的保健属性,成为血脂偏高人群关注的焦点。这款以药食同源本...[详细]
2025-08-05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