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熬好的中药在常温下一般可以存放1天,冷藏条件下可保存2-3天。中药汤剂的保存时间主要受温度、药材成分、密封性、容器材质、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影响。
夏季高温会加速药液变质,25℃以上环境中药液易发酵酸败。冷藏可延缓微生物繁殖,但部分含糖类或动物性药材的汤剂冷藏后可能出现沉淀,加热饮用前需充分摇匀。
含全蝎、蜈蚣等动物药材或熟地黄、阿胶等滋腻药材的汤剂更易腐坏。清热解毒类含黄连、黄芩的汤剂因本身具有抗菌性,相对保存时间稍长。
使用玻璃或陶瓷容器密封保存能减少细菌侵入。反复开盖取药会带入空气微生物,每次取药后应立即重新密封。
不锈钢或玻璃容器优于塑料容器,塑料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并与药液成分反应。煎药后应及时将药液倒出,避免长时间接触金属锅具。
煎药器具未彻底清洁、取药时手部污染都会引入微生物。药液出现絮状物、酸臭味或气泡即已变质,绝对不可继续服用。
建议夏季煎药时控制单次剂量,尽量当日服用完毕。冷藏保存的药液饮用前需煮沸3分钟,但反复加热会导致有效成分分解。代煎药液多采用真空包装,未开封冷藏可保存7天,开封后参照自煎药液保存原则。特殊药材如附子类需遵医嘱确定保存时效,部分医院提供中药液冷冻保存服务可延长至1个月。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