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可通过按摩眼周穴位配合热敷缓解,常用穴位有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四白穴、承泣穴。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因疲劳或气血不畅导致的黑眼圈。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用食指指腹轻柔按压该穴位,每次持续数秒后松开,重复进行。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后可缓解眼周淤血,对熬夜或用眼过度引起的青黑色黑眼圈有一定改善作用。按摩时注意力度轻柔,避免压迫眼球。
攒竹穴在眉头内侧边缘,眉弓骨下方的凹陷中。双手拇指指腹从眉头向眉尾方向推按,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此穴位能疏通足太阳膀胱经气机,缓解因肝郁气滞导致的茶褐色黑眼圈。按摩时可配合使用温热的掌心轻敷双眼,增强活血效果。
太阳穴位于外眼角与眉梢延长线交点后方凹陷处,用中指指腹以画圈方式按摩。该区域分布丰富的淋巴管,适度按压能促进眼周代谢废物排出,减轻血管型黑眼圈。建议在晨起或睡前按摩,配合眼霜使用可减少皮肤摩擦。
四白穴在瞳孔正下方,眶下孔凹陷处。食指指腹垂直向下轻压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此穴属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脾胃虚弱会导致眼睑浮肿和色素沉着,刺激四白穴能健脾化湿,改善代谢性黑眼圈。按摩后可用冷藏的茶包冷敷以收缩血管。
承泣穴位于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位置。用中指指腹向上方轻轻推按,可配合眼球转动增强效果。该穴位是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处,对缓解长期鼻过敏或慢性鼻炎导致的静脉淤积型黑眼圈有帮助。过敏性体质者按摩前需清洁双手。
日常可配合菊花枸杞茶饮用帮助清肝明目,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电子屏幕使用。若黑眼圈持续加重或伴随眼睑水肿,需排查肾脏或内分泌疾病。按摩前后注意清洁双手及眼周皮肤,油性肤质者可先用热毛巾敷眼打开毛孔。坚持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约20-30次,配合规律作息和适度有氧运动效果更显著。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