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的效果主要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毒消肿、止咳平喘等。白苏是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干燥全草或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胎动不安、食积气滞、鱼蟹中毒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白苏性温味辛,归肺经,能发散风寒,缓解因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对于风寒感冒初期,可用白苏叶煎水代茶饮,或配伍生姜、葱白增强发汗解表效果。其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白苏所含的紫苏醛等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对于饮食积滞或气滞型胃痛,可将白苏与陈皮、山楂同用。烹饪鱼蟹时加入白苏叶,既能去腥增香,又能预防因食鱼蟹导致的腹痛腹泻。
白苏具有理气宽中作用,对于妊娠期气机不畅引起的胎动不安、胸闷呕吐等症状有缓解效果。传统用法常与砂仁、白术配伍,但孕妇使用须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油能适度抑制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
白苏对鱼蟹毒、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有解毒功效,可鲜品捣汁内服或外用敷贴。对于虫蛇咬伤、疮痈肿毒,可用白苏叶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捣敷患处。其含有的迷迭香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白苏能宣肺止咳,适用于风寒袭肺导致的咳嗽痰稀、气喘胸闷。常与杏仁、前胡等配伍,如杏苏散。实验显示其提取物能缓解组胺引起的气管收缩,但对哮喘急性发作无效,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白苏时需注意区分紫苏与白苏的品种差异,阴虚内热者慎用。鲜品每日用量建议控制在30克以内,长期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治疗疾病时应配伍其他药物,不建议单独大量使用。日常可作调味品少量加入膳食,如制作苏叶粥、苏子茶等药膳,但妊娠期、哺乳期及儿童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