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常用6种中成药主要有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风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引起,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状,需在医生辨证后选择合适药物治疗。
风寒感冒颗粒由麻黄、葛根、桂枝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疏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恶寒明显、无汗头痛的患者。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若出现咽痛、发热加重等化热表现需停药就医。
荆防颗粒含荆芥、防风、羌活等成分,能祛风散寒除湿,对风寒感冒伴随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效果较好。服药后需注意保暖避风,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型制剂。
正柴胡饮颗粒以柴胡、陈皮、防风为主药,具有解表散寒、和胃止呕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伴有恶心呕吐、胃脘不适的患者。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症状缓解后应及时停药。
感冒清热颗粒含荆芥穗、薄荷、苦地丁等,虽名清热但实为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感冒伴轻微咽干症状者。需注意与风热感冒药物区分使用,服药后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前胡、桔梗等组成,擅长宣肺散寒、止咳化痰,对风寒感冒引发咳嗽痰白、胸闷气促效果显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与其他止咳药联用。
九味羌活丸含羌活、防风、苍术等药物,能解表除湿止痛,针对风寒夹湿导致的头身困重、肢体酸痛尤为适宜。服药期间应保持适度运动促进发汗,但避免大汗淋漓。
风寒感冒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休息保暖,适量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发汗解表。饮食宜清淡温热,避免生冷瓜果加重寒邪。若服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咳脓痰等表现,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体弱者和儿童用药前务必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