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铁线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9-15 16: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铁线莲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病症。

1、清热解毒

铁线莲性寒味苦,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对热毒引起的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其含有的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可抑制炎症反应,常用于辅助治疗皮肤化脓性感染。使用时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药物增强疗效,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2、祛风除湿

铁线莲能祛除关节经络中的风湿邪气,改善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其活性成分可调节免疫反应,减轻滑膜炎症。临床常与独活、威灵仙等配伍使用,阴虚血燥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活血止痛

该药材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对跌打损伤导致的瘀血肿痛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提取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镇痛效果。外敷时可配伍红花、乳香等制成膏剂,孕妇禁用。

4、抗菌消炎

铁线莲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等炎症性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与抗生素联合使用,避免自行大剂量服用。

5、调节免疫

现代研究表明,铁线莲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应咨询医师。

使用铁线莲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炮制品,避免生用导致胃肠刺激。风湿病患者可配合艾叶煮水熏洗患处,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潮湿环境。疮疡溃烂者需保持创面清洁,必要时联合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独角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独角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独角莲具有祛风化痰、解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破伤风、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等病症。1、祛风化痰独角莲辛温发散,能祛除风邪、化解痰湿,适用于风痰壅盛引起的中风昏迷、喉中痰鸣等症状。其活性成分可抑制呼吸道黏液过度分泌,常与天南星、白附子配伍使用。痰热内盛者慎用,可...[详细]
发布于 2025-09-17

最新推荐

上火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上火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上火引起便秘可能与饮食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上火通常指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的热性症状,而便秘则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1、饮食...[详细]
2025-09-17 16:47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便秘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排便、缓解压力、合理用药等方式预防。1、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详细]
2025-09-17 16:46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是什么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是什么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主要在于炮制工艺不同,导致药性、功效及适用人群存在差异。生白术是直接干燥的根茎,性偏凉,长于健脾燥湿;炒白术经麸炒后性转温,增强补脾止泻作用。1、炮制工艺生...[详细]
2025-09-17 16:45
有生完孩子后补气血的好方法吗
生完孩子后补气血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适度运动、穴位按摩、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产后气血不足可能与分娩失血、哺乳消耗、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1、饮食调理产后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桂圆等补...[详细]
2025-09-17 16:44
三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三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三七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孕妇、经期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及低血压患者。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定痛等功效,但特定人群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1、孕妇三七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详细]
2025-09-17 16:42
男人早泄木瓜泡酒有奇效吗
男人早泄木瓜泡酒有奇效吗
男人早泄时饮用木瓜泡酒没有明确疗效。早泄可能与心理因素、神经敏感度异常、前列腺炎、激素水平紊乱或遗传因素有关,需通过专业医学评估确定病因。木瓜泡酒是民间偏方,其成分中木瓜含有蛋...[详细]
2025-09-17 16:41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在中医辨证中属于不同病理机制,主要区别在于气滞血瘀以气机阻滞为主,气虚血瘀以气虚推动无力为主。1、病因差异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常见...[详细]
2025-09-17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