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百科 > 膳食养生 > 正文

老中医治疗狐臭的偏方

发布时间: 2025-04-15 09: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狐臭可通过中药外敷、内服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饮食调节等方法改善。

1、中药外敷:

明矾粉与滑石粉按1:3混合,每日涂抹腋下可收敛汗腺;新鲜生姜切片擦拭患处,生姜素能抑制细菌繁殖;密陀僧研末加醋调敷,传统方剂记载于本草纲目。使用时需避开皮肤破损处,连续使用2周可见效。

老中医治疗狐臭的偏方

2、内服调理:

湿热体质者可服用龙胆泻肝汤,含龙胆草、栀子等成分;中成药如香体丸含木香、丁香等芳香化浊药材;夏季可用藿香正气水调理脾胃湿热。需辨证施治,肝郁气滞型需配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3、针灸疗法:

选取极泉穴、少海穴等腋周穴位进行毫针浅刺;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健脾祛湿穴位;耳针取内分泌、交感等耳穴贴压。每周3次,12次为疗程,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大汗腺分泌。

老中医治疗狐臭的偏方

4、穴位按摩:

每日按压腋下极泉穴200次,配合合谷穴、曲池穴;沿胆经从风市穴推按至阳陵泉;睡前点按涌泉穴引火下行。手法需轻柔持久,坚持1个月可改善体液循环。

5、饮食调节:

常饮茉莉花茶、桂花茶等芳香化湿茶饮;忌食洋葱、大蒜等辛热食物;推荐薏苡仁粥、绿豆汤等利湿膳食。每日饮用鲜竹沥水30ml对湿热型狐臭效果显著。

老中医治疗狐臭的偏方

日常需穿着棉质透气衣物,运动后及时清洁,避免熬夜加重湿热。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促进气机升降,配合药浴使用佩兰、苍术各30克煮水擦身。顽固性狐臭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遗传性患者需长期调理体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老中医治鱼鳞病的偏方
老中医治鱼鳞病的偏方
鱼鳞病是让患者们十分痛苦的严重性皮肤病,给患者的外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鱼鳞病具体一定的遗传性,为了防止其更大的危害,鱼鳞病治疗就需要有好的疗法,为了想尽快治愈鱼鳞病,很多患者开始寻找鱼鳞病的偏方疗法,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位老中医治鱼鳞病的偏方。1、白僵蚕去嘴,研为细末,煎汤备用,...[详细]
发布于 2016-01-26

最新推荐

多晒太阳对咳嗽有效吗
多晒太阳对咳嗽有效吗
多晒太阳对咳嗽一般没有直接治疗效果,但适度晒太阳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可能间接缓解咳嗽症状。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需针对病因治疗。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详细]
2025-09-17 17:00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紫苏什么人不宜吃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紫苏什么人不宜吃
紫苏性温味辛,阴虚体质、气虚多汗、风热感冒、湿热内蕴、孕妇、婴幼儿、过敏体质及术后恢复期人群不宜食用。紫苏叶含挥发油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或诱发过敏反应,特定人群食用后易出现口...[详细]
2025-09-17 14:36
血压低喝什么中药好
血压低喝什么中药好
血压低可以遵医嘱使用生脉饮、补中益气汤、归脾汤、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中药方剂调理。低血压可能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心脾两虚等因素有关,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选择合适方药,避...[详细]
2025-09-17 14:00
川贝柠檬膏喝了会上火吗
川贝柠檬膏喝了会上火吗
川贝柠檬膏一般不会引起上火,但体质偏热者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出现轻微燥热感。川贝柠檬膏由川贝母、柠檬、冰糖等制成,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化痰的功效,适合阴虚燥咳人群。川贝母性微寒,能清...[详细]
2025-09-17 12:12
多吃芋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多吃芋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适量吃芋头有助于补充营养和促进消化,但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影响血糖。芋头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钾、维生素C等成分,对健康有多重益处,但需注意食用方式和特殊人群限制。1、补充...[详细]
2025-09-17 11:36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四种人不宜吃紫苏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四种人不宜吃紫苏
紫苏性温味辛,阴虚内热者、气虚多汗者、风热感冒者、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紫苏叶含有挥发油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胃肠功能虚弱者慎用;孕妇过量食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婴幼儿消化系统未...[详细]
2025-09-17 09:12
血压低吃什么中药有效
血压低吃什么中药有效
血压低可以遵医嘱使用生脉饮、补中益气丸、归脾丸、黄芪精口服液、参苓白术散等中药调理。低血压可能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心脾两虚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辨证后选择合适药物,避免自行用...[详细]
2025-09-17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