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削皮后手痒主要由草酸钙结晶刺激、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操作不当引起。
芋头表皮含有大量针状草酸钙结晶,接触皮肤时会刺入毛孔引发瘙痒。处理时建议佩戴橡胶手套,若已出现症状可用白醋浸泡双手5分钟中和碱性物质,或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
芋头黏液中的皂苷成分可能引发Ⅳ型超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伴灼热感,可用苦参30克煎水冷敷,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严重者需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
少数人对芋头蛋白过敏,接触后15分钟内出现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需立即清水冲洗,服用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既往有食物过敏史者应避免直接接触芋头黏液。
冬季干燥或频繁接触清洁剂会削弱皮肤防御功能。削芋头前可涂抹凡士林形成保护膜,瘙痒发作时用马齿苋捣汁外涂,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徒手削皮或处理未煮熟的芋头风险更高。正确方法是将芋头蒸煮3分钟再剥皮,黏液中的致痒物质会因加热分解。处理时保持通风,避免黏液飞溅至面部。
日常可多食用绿豆、薏米等利湿解毒食材增强皮肤抵抗力,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改善过敏体质。接触芋头后立即用生姜片摩擦手部能预防瘙痒,若出现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需急诊处理。储存芋头时建议冷藏保存,低温可减少黏液分泌。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