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肾小球损伤可选用黄芪、冬虫夏草、丹参等中药,需辨证配伍使用。
黄芪补气固表,含黄芪多糖能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临床常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或配伍白术、茯苓煎服。研究显示每日30克黄芪水煎可降低尿蛋白,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冬虫夏草调节免疫,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可研磨装胶囊每日3克,或与山药、枸杞炖汤。虫草菌丝体制剂对IgA肾病效果显著,但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
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肾小球微循环。复方丹参滴丸含丹参酮可抗纤维化,或配伍川芎、赤芍煎服。每日10-15克丹参水煎对糖尿病肾病效果明确,出血倾向者禁用。
大黄泻浊解毒,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肾小球炎症。制大黄6克配伍黄连、黄芩组成泻心汤,或使用大黄碳酸氢钠片。需严格控量防止腹泻伤正。
雷公藤多苷片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适用于狼疮性肾炎。每日剂量不超过60mg,需监测肝功能。可配伍当归、白芍减轻毒性,孕妇绝对禁用。
肾小球修复需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8g/kg体重。推荐鲫鱼冬瓜汤、黑豆核桃粥等食疗方,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八段锦等柔缓锻炼。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中药使用需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证型调整,急性进展期需结合西医治疗。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