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20天后可以拍片复查,复查时机需结合愈合阶段、症状变化、固定方式、年龄因素和医嘱建议综合判断。
骨折后20天处于纤维骨痂形成期,X线可显示初步愈合迹象。儿童骨痂生成较快,此时复查意义较大;成人若为稳定性骨折,复查可观察对位情况。粉碎性骨折或延迟愈合者需增加复查频率,必要时结合CT三维重建。
持续肿胀疼痛或异常活动需立即复查,排除错位或感染。若患处出现发热、搏动性疼痛,可能提示骨髓炎,需加做血常规和CRP检测。无异常症状者可适当延后至4-6周复查。
石膏固定者20天需评估松紧度及皮肤状况,外固定架患者需检查针道感染。手术内固定患者应复查钢板螺钉位置,关节内骨折需重点关注关节面平整度。
儿童青枝骨折20天多已临床愈合,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需监测骨密度。糖尿病患者复查时应同步检查末梢血运,吸烟者需评估骨痂生长速度。
遵循主治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复杂骨折可能需每周复查。复查时携带既往影像资料对比,股骨颈等特殊部位骨折需延长观察期至3个月。
骨折恢复期应保证每日500mg钙质摄入,推荐虾皮豆腐汤或黑芝麻糊;适度进行未固定关节的等长收缩训练,避免肌肉萎缩。保持石膏干燥清洁,睡眠时抬高患肢15cm促进静脉回流,戒烟戒酒以加速愈合。出现皮肤发紫或麻木感应及时就医调整固定物。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