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稀便可能与脾胃虚弱、饮食不当、外感湿邪、情志失调、慢性肠炎等因素有关,调理需健脾祛湿、调整饮食结构、对症治疗。
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过度劳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而腹泻。中医推荐服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日常可煮山药莲子粥山药30g、莲子15g、粳米50g温补脾胃,配合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每日15分钟增强消化功能。
生冷油腻食物刺激肠道或食物过敏引发腹泻。避免冰饮、肥甘厚味,急性期可饮焦米汤炒黄大米煮水,慢性腹泻建议用芡实茯苓粥芡实20g、茯苓10g。乳糖不耐受者需替换无乳糖制品,忌食绿豆、西瓜等寒性食物。
梅雨季节或久居潮湿环境易使湿浊内停。藿香正气散可解表化湿,居家可用苍术10g、陈皮5g沸水冲泡代茶饮。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100次配合拔罐脾俞穴,能加速湿气排出。
焦虑紧张导致肝气犯胃,出现腹痛即泻。逍遥丸疏肝健脾,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调节自主神经。睡前按压太冲穴3分钟,饮用合欢花玫瑰花茶各3g舒缓情绪。
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需明确诊断。中药保留灌肠黄柏15g、地榆炭10g煎液50ml缓解黏膜炎症,严重时需美沙拉嗪等西药控制。定期肠镜检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病情。
腹泻期间宜少食多餐,选择蒸苹果、藕粉等收敛性食物。恢复期每天快走30分钟促进脾胃运化,按摩手掌大肠反射区食指根部下方。慢性腹泻超过2周或伴发热血便需及时就医,避免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每包兑500ml温水。湿热体质者夏季可用马齿苋50g焯拌食用,虚寒体质推荐生姜红糖水晨起空腹饮用。
2024-06-12
2024-06-12
2024-06-12
2024-06-12
2024-06-11
2024-06-11
2024-06-11
2024-06-11
2024-06-11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