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疲劳可通过科学调理、中医外治、营养补充、作息调整和渐进训练缓解。
运动后乳酸堆积是疲劳主因,中医主张"通则不痛"。推拿委中穴、承山穴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艾灸足三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刮痧膀胱经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每日温水泡脚20分钟,加入艾叶或红花效果更佳。
针灸阳陵泉穴缓解肌肉痉挛,火罐拔取肾俞穴补益元气,耳穴贴压神门穴调节神经系统。药浴配方可选伸筋草30g、透骨草20g煮沸后兑入浴盆,水温38℃浸泡15分钟。
运动后2小时内补充蛋白质与碳水,推荐山药小米粥搭配枸杞,或饮用西洋参3g、麦冬10g煎煮的代茶饮。避免冷饮伤脾,可食用桂圆红枣汤温补气血。
亥时21-23点前入睡养护三焦经,午时小憩15分钟补养心阳。睡前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配合深呼吸6次改善睡眠质量。
采用太极拳云手式进行放松训练,站桩从5分钟逐步增至20分钟。运动前后各做10分钟热身与拉伸,重点放松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群。
运动后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南瓜小米粥、莲子羹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每日练习五禽戏"鹿戏"改善柔韧性,快走控制在6000步以内。持续疲劳超过3天需排查是否存在气虚或肝肾亏虚,可考虑服用生脉饮或六味地黄丸调理。运动强度应遵循"微微汗出"原则,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风寒侵袭。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