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精与补肾气是中医理论中两种不同的概念,分别对应物质基础与功能活动,调理方法需辨证施治。
肾精指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的融合物质,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气则是肾精所化生的功能表现,推动温煦脏腑。肾亏患者可能出现腰膝酸软精亏或畏寒尿频气虚等不同症状。
肾精属阴,需填补药材如熟地黄、枸杞子、紫河车;肾气属阳,常用温补药材如肉桂、淫羊藿、补骨脂。五子衍宗丸侧重填精,金匮肾气丸偏重补气。
精亏多见早衰、脱发、耳鸣,推荐食用黑芝麻核桃粥;气虚常现夜尿多、气喘,宜用黄芪炖鸡。艾灸关元穴可补气,太溪穴更利填精。
填精需配合睡眠养生,亥时21-23点入睡助精血化生;补气应结合呼吸锻炼,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可提升肾阳。
精能化气,气可摄精,临床常见精气两虚。龟鹿二仙胶等方剂可精气双补,搭配涌泉穴按摩效果更佳。
日常可食用山药莲子羹兼顾精气调养,避免过度劳累耗气伤精。气功练习如站桩能促进精气互化,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宜。冬季宜用杜仲巴戟煲汤温补,夏季可用桑寄生茶清补。长期调理需观察舌象变化,舌淡苔少宜补精,舌胖有齿痕当益气。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
201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