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疲劳困倦多与气血不足、肝郁脾虚、肾精亏虚、痰湿内阻、作息紊乱有关。
长期思虑过度或慢性消耗导致气血两虚,表现为四肢乏力、头晕心悸。中医推荐八珍汤加减,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2克煎服;艾灸足三里、关元穴;每日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
情绪压力造成肝气郁结,连带影响脾胃运化,常见胁胀食少。可用逍遥散配合陈皮6克、玫瑰花3克代茶饮;推拿期门、太冲穴;晚餐食用茯苓山药粥。
年龄增长致肾气衰退,症见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建议服用左归丸,杜仲20克、枸杞15克泡酒;艾灸命门、肾俞穴;黑芝麻核桃粉早晚各一匙。
饮食肥甘酿生痰湿,多见头重如裹、口黏苔腻。二陈汤加薏苡仁30克煎服;刮痧背部膀胱经;赤小豆冬瓜汤每周三次。
长期熬夜耗伤阴液,生物钟失调引发倦怠。需调整子时23点前入睡,晨起拍打胆经;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睡前冲泡。
日常可增加牛肉、菠菜等补铁食物,配合快走、五禽戏等温和运动,避免过度劳累。若持续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夜间盗汗,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睡前热水泡脚加入艾叶20克,配合涌泉穴按摩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饮用浓茶咖啡,适当食用黄精、黄芪等药食同源食材有助于整体调理。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