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是通过刺激手腕和脚踝特定穴位调节气血的针刺疗法,操作要点包括准确定位、浅刺斜刺、留针时长控制。
腕部常用内关、大陵、神门三穴,内关位于掌侧腕横纹上2寸,大陵在腕横纹中点,神门在腕横纹尺侧凹陷处。踝部选取三阴交、太溪、昆仑,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太溪位于内踝与跟腱间凹陷,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中点。定位误差会导致疗效下降,可用拇指同身寸法辅助测量。
采用15-25mm毫针,与皮肤呈15-30度角快速破皮后平刺。腕部进针深度0.3-0.5寸,踝部0.5-0.8寸,以得气为度不追求强烈针感。特殊技法包括套管弹入法减少疼痛,对畏惧针刺者可用指压替代刺激。
基础手法包含捻转补泻法,顺时针捻转9次为补,逆时针6次为泻。可配合电针仪,疏密波用于止痛,连续波调理气血。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急性病症留针20分钟,慢性病可延长至40分钟。
对腕管综合征、踝关节扭伤等局部病症效果显著,调理失眠取神门配三阴交,缓解心悸用内关配太溪。禁忌症包括局部皮肤感染、严重水肿、凝血功能障碍,孕妇踝部穴位慎用。
急性疼痛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慢性病隔日治疗,10次后评估疗效。建议配合腕踝部艾灸,选取雷火灸条距皮肤3cm施灸。治疗后饮当归红枣茶促进气血运行,避免2小时内接触冷水。
实施腕踝针后建议进行手腕环绕运动和踝泵练习,每日3组每组15次,配合山药薏米粥健脾利湿。治疗期间观察局部有无淤青或异常疼痛,出现持续酸胀可热敷处理。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护腕护踝,睡眠时保持四肢温暖,避免空调直吹针刺部位。饮食宜增加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经期女性应暂停踝部针刺。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