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低压高舒张压偏高的病根在于肝肾阴虚、痰湿内阻、气血瘀滞、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的气血运行失衡。
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耗伤肝肾阴液,阴不制阳引发虚火上升,表现为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治疗以滋肾平肝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针刺太溪、三阴交等穴位,日常可用枸杞菊花茶滋阴清热。
脾虚运化失常致水湿停滞,痰浊阻滞脉络使血压升高,常见体胖胸闷、舌苔厚腻。推荐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祛湿,艾灸中脘、丰隆穴健脾利湿,饮食宜用薏苡仁山药粥调理。
气机不畅或久病入络形成瘀血,血管弹性降低导致舒张压持续偏高,多见舌质紫暗。血府逐瘀汤配合丹参、川芎等活血药材,刮痧心包经及推拿膻中穴可改善循环。
长期焦虑抑郁造成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扰动血脉,常见胁胀易怒。柴胡疏肝散配合耳尖放血疗法,每日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疏解肝郁。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熏蒸血脉,多伴口苦便秘。建议用决明子山楂茶代饮,避免辛辣油腻,常按揉足三里助消化,严重者可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湿。
低压高患者需长期调养,饮食宜清淡少盐,推荐芹菜汁、黑木耳等软化血管食材,配合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若持续高于95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等急症,应立即就医排查继发性高血压。夜间可用吴茱萸粉醋调敷涌泉穴引火下行,保持情绪平稳对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