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中医推拿治疗驼背

发布时间: 2025-04-29 19:1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推拿通过手法矫正脊柱力线、松解肌肉痉挛、改善气血循环治疗驼背,常用方法包括点按背俞穴、滚法松解竖脊肌、扳法调整小关节错位、推揉膀胱经、拔伸牵引。

中医推拿治疗驼背

1、点按背俞穴:

驼背多与督脉及膀胱经气血瘀滞相关,推拿时重点点按大椎、至阳、命门等背俞穴,配合肾俞、肝俞调理脏腑功能。手法采用拇指垂直按压,每穴持续3-5秒,重复5-8次,可激发经气运行,改善脊柱营养供给。

2、滚法松解:

长期驼背导致竖脊肌群挛缩僵硬,使用前臂滚法沿脊柱两侧肌群纵向滚动施术,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配合红花油辅助渗透,每次操作10分钟,能有效分解肌肉粘连,恢复肌群弹性。

3、扳法矫正:

中医推拿治疗驼背

针对胸椎小关节紊乱,采用坐位旋转扳法:患者双手抱头,术者一手固定患椎棘突,另一手带动躯干缓慢旋转至阻力位后快速发力,听到弹响即示复位成功。每周1次,3次为疗程。

4、推揉膀胱经:

沿背部膀胱经循行路线,用掌根从大杼穴至白环俞穴单向推揉,配合按揉昆仑、委中等远端穴位,力度渗透至深层筋膜。每日操作15分钟,能疏通太阳经气,缓解背部沉重感。

5、拔伸牵引:

患者俯卧位,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双手握持腋下持续牵引2-3分钟,间歇性增加拉力。配合悬吊训练,利用自重牵引脊柱,每次悬吊30秒,重复10组,逐步恢复生理曲度。

中医推拿治疗驼背

日常建议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饮食多摄入黑芝麻、核桃等补肾强骨食材,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在腰背部垫小枕保持生理曲度。严重脊柱变形需配合支具固定,骨质疏松者需同步中药调理。推拿治疗期间避免提重物及久坐低头,每治疗2周需拍摄脊柱X光评估进展。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压力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压力
都市人工作紧张压力大,失眠、腰痛、颈椎病等疾患日益增多,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如何祛解?不妨从熟悉自己的穴位开始--推拿也称按摩,属中医外治法,其历史悠久,疗效显着,具有健脑明目、宽胸理气、平肝益心、健脾和气、补肾壮腰、顺肠通便、调经暖宫、行气活血、舒筋养肌、滑利关节及散瘀消肿等作用...[详细]
发布于 2012-03-12

最新推荐

中医能治疗睾丸炎吗
中医能治疗睾丸炎吗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睾丸炎症状,主要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温阳散寒。1、清热解毒:湿热下注型睾丸炎表现为阴囊红肿热痛,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含龙胆草、栀子等成分。外敷金黄散或新鲜马齿苋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详细]
2025-04-30 07:39
玫瑰痤疮中医怎么治
玫瑰痤疮中医怎么治
玫瑰痤疮中医治疗以清热凉血、疏肝解郁为主,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调理、外敷疗法、膳食养生及情志调节。1、中药内服:血热型可选用凉血五花汤凌霄花、野菊花、红花等,肝郁型适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中成药如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需辨证使用。严重者需...[详细]
2025-04-30 07:36
脾胃湿热型痤疮特点
脾胃湿热型痤疮特点
脾胃湿热型痤疮表现为面部油腻、红肿脓疱反复发作,与饮食不节、湿热内蕴相关,需清热化湿、调理脾胃。1、症状特点:脾胃湿热型痤疮常见于口周及下颌,皮损以红肿丘疹、脓疱为主,伴随黄色渗液,皮肤油腻发亮。患者多伴有口臭、大便黏滞、舌苔黄厚等湿热症状...[详细]
2025-04-30 07:34
如何用中药治疗狐臭
如何用中药治疗狐臭
中药治疗狐臭可通过清热燥湿、调理气血、外用收敛等方法改善体味问题,常用方剂包括密陀僧散、枯矾粉、黄连解毒汤等。1、清热燥湿法:狐臭多因湿热蕴结于腋下所致,可选用黄连、黄柏、黄芩等苦寒药材清热燥湿。黄连解毒汤加减能泻火解毒,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详细]
2025-04-30 07:31
枸杞对脱发有效果吗
枸杞对脱发有效果吗
枸杞对脱发有一定辅助改善效果,主要作用于肝肾阴虚型脱发,通过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发挥作用。1、肝肾调理: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肝肾不足会导致精血亏虚引发脱发。枸杞归肝、肾经,含甜菜碱、枸杞多糖等成分,能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肾阴不足。每日15...[详细]
2025-04-30 07:29
降血压的4种中成药
降血压的4种中成药
降血压的中成药常见有松龄血脉康胶囊、牛黄降压丸、清肝降压胶囊、杜仲降压片等,通过调节气血、平肝潜阳发挥作用。1、松龄血脉康:含鲜松叶、葛根等成分,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症状见头晕目赤、烦躁易怒者,每日3次口服,配合低盐饮食。孕妇慎用,服药...[详细]
2025-04-30 07:26
治心血管堵塞中成药
治心血管堵塞中成药
心血管堵塞可选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调理,常用药物包括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等。1、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临床表现为心前区刺痛、舌质紫暗。每日3次,每次10粒...[详细]
2025-04-30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