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包括清热凉血类、收敛止血类、滋阴降火类、补气摄血类及外用局部止血类。
肺胃热盛型鼻出血常用黄芩、栀子、生地黄等。黄芩清肺热,栀子泻三焦火,生地黄凉血滋阴,可配伍白茅根增强止血效果。典型方剂如泻白散加减,适用于血色鲜红、口干舌燥者。鲜藕节捣汁内服或侧柏叶煎汤代茶饮也有辅助作用。
仙鹤草、白及、棕榈炭具有收敛固涩特性。仙鹤草含鞣质可直接收缩血管,白及胶质形成保护膜,棕榈炭吸附渗出物。临床常用十灰散研磨吹鼻,或单味白及粉用棉球蘸压出血点,对反复渗血效果显著。
阴虚火旺者宜用知母、玄参、旱莲草。知母滋肾阴降虚火,玄参凉血解毒,旱莲草兼能止血。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适用于夜间出血、颧红盗汗患者。日常可用麦冬15克配冰糖炖服调理体质。
黄芪、党参、白术通过补脾益气控制出血。黄芪提升血小板聚集力,党参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白术健脾统血。归脾汤加减对气虚型涕中带血有效,食疗可取黄芪30克炖乌鸡每周两次。
紧急处理可用云南白药粉、三七粉或马勃孢子粉直接敷压。马勃含磷酸钙能快速形成止血栓,三七活血止血不留瘀。配合迎香穴按压或冰敷印堂穴能协同增效,但动脉性出血需立即就医。
鼻出血期间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羊肉,多食梨、荸荠等凉润之品。保持鼻腔湿润可用芝麻油滴鼻,练习"六字诀"中的"呬"字功调节肺气。长期反复出血需排查高血压、血液病等基础疾病,中药调理建议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配合耳尖放血等外治法可减少复发。日常注意控制室内湿度在50%-60%,擤鼻时勿过度用力。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