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期间可服用中药,需根据体质和药物性质选择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或补气养血的方剂,避免寒凉、峻下类药材。
中医强调个体差异,经期用药需结合体质。气血虚弱者适合当归、黄芪等补益药;血瘀体质可用益母草、川芎活血;阳虚怕冷者可配伍艾叶、肉桂。寒性体质忌服栀子、黄连等寒凉药,以免加重痛经。
温经类药材如艾叶、干姜适合宫寒痛经;活血类如红花、丹参需避开经量过多时段;补血类阿胶建议经后服用。慎用大黄、芒硝等泻下药,可能引发经血紊乱。
四物汤加减可调经养血,桃红四物汤适用于血瘀型痛经,温经汤改善宫寒。服用前需医师调整剂量,如经期减少川芎用量,避免出血过量。
避免经期服用清热解毒类方剂如黄连解毒汤,可能抑制正常经血排出。含三棱、莪术等破血药需谨慎,防止经期延长。服药后出现腹胀或经血异常应立即停用。
痛经者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延胡索、香附等理气药;经后适合八珍汤等补血方。慢性调理建议避开行经高峰期,急性症状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经期饮食宜温软,推荐红糖姜茶、桂圆红枣粥暖宫散寒,避免生冷瓜果。适度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促进气血循环,忌剧烈运动。注意腰腹保暖,可配合关元穴艾灸改善血瘀,每日15分钟为宜。持续严重痛经或经血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7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