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调经的中药方子主要通过改善气血运行、调节冲任二脉功能实现疗效,常用方剂包括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温经汤、益母草膏及丹栀逍遥散。
由桃仁、红花配伍四物汤组成,针对血瘀型月经不调。桃仁破血逐瘀,红花活血通经,配合熟地、当归补血养阴,白芍柔肝止痛,川芎行气活血。临床适用于经色紫暗、血块多、经期腹痛拒按者。煎服时加黄酒10ml增强药效,经前3天开始服用至经净。
以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延胡索、五灵脂化瘀止痛为核心,适用于寒凝血瘀证。常见症状为经期延后、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方中肉桂可增强温通效力,蒲黄炭能止血不留瘀。建议用红糖水送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续3个月经周期。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主治冲任虚寒型月经病。典型表现为经期紊乱、量少色淡、腰膝酸冷。阿胶烊化后加入可增强补血功效,艾叶炭能温经止血。宜在月经干净后连服7剂,配合艾灸关元穴效果更佳。
单味益母草熬制而成,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之效。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或经行不畅者,对轻中度血瘀证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证实其含益母草碱能兴奋子宫平滑肌。每日早晚各服10ml,经期前一周开始服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
在逍遥散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专治肝郁化热型月经不调。症状见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血深红黏稠。柴胡疏肝解郁,白术健脾,配合栀子清热凉血。建议用玫瑰花3朵煎汤送服,经前10天开始服用,配合太冲穴按摩。
日常可食用红糖姜茶、山楂枸杞粥等食疗方辅助调理,经期避免生冷饮食。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促进气血运行,每周3次每次20分钟。血瘀体质者每晚用红花10g、艾叶15g煮水泡脚,水温保持40℃左右。若出现经血过量、持续腹痛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物,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增强药效。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