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可艾灸足三里、关元穴、中脘穴、丰隆穴、三阴交等穴位祛湿健脾。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是健脾祛湿要穴。湿气重多因脾胃运化功能减弱,艾灸此穴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代谢。用艾条悬灸15-20分钟,局部温热为度,配合顺时针按摩效果更佳。长期湿气重者可每日灸1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为元气汇聚之处。下焦湿气重引发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时,艾灸此穴能温阳化湿。采用隔姜灸法,切3毫米厚姜片置于穴位,上放艾炷施灸5-7壮。注意灸后3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阳虚湿重者每周灸3次为宜。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四寸,主治脾胃湿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的湿气重人群,艾灸此穴可和中化湿。使用艾灸盒固定施灸20分钟,配合陈皮普洱茶饮用。痰湿体质者建议辰时7-9点施灸,此时胃经气血最旺。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是化痰祛湿特效穴。舌苔厚腻、痰多胸闷的痰湿证候,艾灸此穴能健脾化痰。采用雀啄灸法,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上下移动,每次灸10分钟。可与足三里交替施灸,痰湿咳嗽者加灸肺俞穴。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调理肝脾肾三经。女性湿气重伴月经不调、下肢水肿,艾灸此穴可利水渗湿。月经期前一周开始隔日灸15分钟,使用清艾条避免烫伤。更年期潮热多汗者配合太溪穴同灸。
湿气重人群日常宜食用薏苡仁山药粥、赤小豆鲫鱼汤等健脾利湿膳食,避免生冷油腻。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或太极拳云手动作,每日晨起拍打胆经沿大腿外侧中线3分钟。艾灸后注意防风保暖,阴虚火旺者慎用灸法,皮肤破损处禁用。长期湿重伴关节疼痛需就医排除风湿性疾病。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